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特征。(4分)
(2)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2分)
(3)甲村、乙村两地哪个更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说明其发展有利条件。(4分)
(1)北、东、南为山地丘陵,地势较高;中部和西南部为谷地,地势较低;谷地呈西南、东北走向。
(2)B地降水多,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3)甲村。甲村位于两河交汇处,河流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和航运。甲村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北、东、南三面等高线较为密集,数值较大,为山地丘陵地形,地势较高;中部和西南部等高线稀疏、数值小,为河谷地形,地势较低,谷地呈西南、东北走向。
(2)我国华北地区冬夏季分别受西北风和东南风影响,其中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携带水汽较多,易形成降雨。图中B地位于河谷北部,是夏季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沿山坡向上爬升,冷却凝固,易形成降雨。
(3)图中甲村位于两河交汇处,水源充足,且具有几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农耕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易发展成为城市。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城市区位因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二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三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左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右图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年广东省茂名市高考第一次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进行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优化。图反映村落结构发展的趋势是
A.区位优越,布局合理
B.等级有序,设施完善
C.方便出行,环境舒适
D.邻里和睦,城乡一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年广东省茂名市高考第一次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2月12日14时32分,全长143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读图回答各题。
1.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
A.1-5 B.6-8
C.9-10 D.11-12
2.为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最有效的措施是
A.实行季节性水价
B.修建水库
C.提倡节约用水
D.增加引水线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各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②点位于⑥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以下问题。
1.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有
A.甲、乙两地 B.甲、丁两地
C.乙、丁两地 D.乙、丙两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c两地风向正确 B.图中a、d两地风向正确
C.丙地冷湿天气 D.丁地干热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三圈环流中,处于上升气流的位置是
A. 南北纬30°附近地区 B. 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区
C. 极地附近 D. 副热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亚欧大陆局部地区图。
材料二 2014年1月,暴雪天气横扫欧洲,A河因河道结冰而停航。A河是欧洲第一大河,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流域人口占俄罗斯总人口的1/4。A河干流上共修建水库8座,其中大多数为低坝。
(1)简述暴雪天气对A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4分)
(2)说出虚线所示地区适宜布局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3)分析A河干流已修建的水库大坝多为低坝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