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湖目前的藻类比10年前增长了5倍,部分监测点每升水中的藻类数量已超过1亿个,整个太湖水面已有2/3的面积达到中等富营养化状态,如不加治理,太湖将会因全部富营养化而“窒息死亡”。?
材料二近年来,赤潮在我国近海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广,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危害越来越严重。1997~1999年的3年间,共发生大规模赤潮45起,我国已成为一个赤潮灾害多发的国家。?
(1)太湖及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主要来自哪些污染??
(2)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及近海地区会引起哪些后果??
(3)下列区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4)如果要在短时间内使藻类植物大量减少,采取下列哪一措施最为有效( )?
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B.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
C.大量引入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
D.完全除去摄食浮游动物的鱼类?
(1)(2)见“” (3)D (4)D
第(1)题,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及水运、旅游业污染是造成太湖及近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第(2)题,无机氮、无机磷等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物,大量排入湖海会引起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浮游植物死后的分解要消耗掉大量的溶解氧,致使鱼类窒息而死并引发赤潮现象。富营养化加快了湖泊自然演替的过程,湖泊会更快消亡,还可能使饮用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
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轻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含磷洗涤剂被广泛使用并大量排放;且珠江口纬度低、水温高,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上珠江口呈海湾状,受海流影响小,不利于污水扩散,最易发生赤潮,因此选D项。?
第(4)题,浮游生物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类,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因此选D项。?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22
读下面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7.6%,主要分布在北纬35°至50°之间的内陆盆地、高原,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沙漠带。目前,我国土地沙化以平均2460平方千米/年的速度在扩展,这表明我国土地的沙漠化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材料二:关于沙尘暴的成因,可由以下三方面组成:①我国北方地区天气回暖,降水量偏低,近地面空气热量增多,空气对流上升形成热低压;②从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与北方地区的热带流交汇,形成大气涡旋,大风天气显著增多;③北方地区荒漠化严重,大风直接挟沙尘飘移,从而形成沙尘暴天气。
(1)我国遭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000年入春以来,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来势凶猛,强度、频度和灾损等均创下记录,沙尘暴天气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完成下图中“沙尘暴对农业造成危害”的内容填充(自左到右,由上而下)。
A.大风刮走地表浮土
B.尘土飞扬遮住太阳辐射
C.加快荒漠化趋势
D.尘土落到刚发芽的农作物上
E.风蚀程度进一步加大
F.影响农作物的呼吸
G.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H.致使土地寸草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材料一:我国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7.6%,主要分布在北纬35°至50°之间的内陆盆地、高原,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沙漠带。目前,我国土地沙化以平均2460平方千米/年的速度在扩展,这表明我国土地的沙漠化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材料二:关于沙尘暴的成因,可由以下三方面组成:①我国北方地区天气回暖,降水量偏低,近地面空气热量增多,空气对流上升形成热低压;②从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与北方地区的热带流交汇,形成大气涡旋,大风天气显著增多;③北方地区荒漠化严重,大风直接挟沙尘飘移,从而形成沙尘暴天气。
(1)我国遭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000年入春以来,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来势凶猛,强度、频度和灾损等均创下记录,沙尘暴天气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完成下图中“沙尘暴对农业造成危害”的内容填充(自左到右,由上而下)。
A.大风刮走地表浮土
B.尘土飞扬遮住太阳辐射
C.加快荒漠化趋势
D.尘土落到刚发芽的农作物上
E.风蚀程度进一步加大
F.影响农作物的呼吸
G.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H.致使土地寸草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8-2009学年度济宁市育才中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科试题 题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0分)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该耕作法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粮食收割后,不焚烧作物秸秆,而是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
材料二 图为某河段示意图。图中M地是我国最早进行“保护性耕作法”实验的地区。在总结M地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图中N地也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
材料三 下表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前后,N地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
(1)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10分)
(2)N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当地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6分)
(3)就保护M地和N地的农业生态环境,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