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日10时亚洲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此时天气晴朗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6月6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 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的气压最可能是( )
A.1005hPa
B.1007hPa
C.1008hPa
D.1011hPa
2.图中乙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3.此时,天气晴朗的地区最可能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情况。
材料二 :我国能源利用情况。
材料三:我国2000~2008年能源消费与GDP对照表
(1)材料一表明,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 ,尤其是 更少。„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 和 是主要特点。
(3)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小于1,则本年单位GDP能耗较上年降低,大 于1则较上年上升。2000年~2008年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增幅最大的是 年,其原因可能是 。(填数码)
①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②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 ③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 ④新能源广泛利用
(4)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
材料一: 我国部分优质农产品基地分布图(图A)
材料二:甲地的瓜农利用大棚技术种植吊藤西瓜,西瓜一个个悬挂在空中。据当地瓜农介绍,直接“铺”在地上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如图B)
材料三:乙地黎族同胞就地取材建造船型房屋。船型屋形像船篷,拱形状,架空构造,用红、白藤扎架,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如图C)
(1)甲、乙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但两地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却完全不同,试分析主要原因。(8分)
(2)试分析甲地大棚内大量种植吊藤西瓜的原因。(8分)
(3)从自然方面分析黎族同胞建造船型房屋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风暴似乎太阳因能量的增加而使得自身活动加强,从而向广袤的空间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但具体发生的时间却是难以预测的。历史上曾发生多次严重的太阳风暴事件,其中1859年发生的“卡林顿事件”是历史记录中最大规模的,强烈的地磁效应使得刚刚形成的世界电报网络陷入瘫痪;1989年的太阳风暴,在90秒内烧毁1万多个变压器,致使加拿大魁北克省电力中断9小时。有人说:“太阳风暴是我们高技术时代的一种富贵病。”
(1)材料中反映了“太阳风暴”灾害的哪些特点?(4分)
(2)根据材料说明为什么说“太阳风暴是我们高技术时代的一种富贵病”?(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16分)
(1)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雨雪,为什么? (8分)
(2)为何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国际上将俄罗斯划为欧洲国家,原因是
A.大部分领土在欧洲
B.其欧洲部分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
C.居民都是白种人
D.大部分资源在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非裂谷带被誉为“地球的疤痕”,其形成原因是
A.河流切割作用而形成 B.岩层断裂作用而形成
C.冰川的刨蚀作用而形成 D.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山地海拔高度与植物生长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植物生长量、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及年平均气温 , 从左至右是由小到大。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曲线与其相关的项,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年降水量
B.②——年平均气温
C.③——年太阳辐射量
D.④——植物生长量
2.使①③两曲线在 d 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面状况 B.大气环流
C.地形 D.坡度
3.如果此山为我国天山,与 c、d 、 e 相比,b 处交通便捷、城镇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日照时数多 ②人口众多,工农业较发达
③水源充足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