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年我国各省区老年人口比例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年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京津地区 B.长三角地区
C.川渝地区 D.珠三角地区
2.西藏老年人口比例小的原因是( )
A.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低
C.医疗水平高 D.迁入人口多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一中高三3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境内(如下图),是秦始皇为攻打百越时运输粮食等物资而修建的。它是我国现存较完好且仍有利用价值的古水利工程之一,其南渠是连接湘江与大溶江的河段.灵渠将代表广西参加中国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
(1)说明灵渠能够申报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
(2)如果灵渠“申遗”成功,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清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2月16日,中国海军第四批护航编队从青岛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3月3日抵达巴基斯坦卡拉奇港;20日接替第十三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图8是索马里海域部分区域图和索科特拉岛的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中国海军第十四批护航舰艇编队在航行过程中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有
A.起航时逆风逆水
B.途经南海应注意防御台风袭击
C.在北印度洋航行顺风顺水
D.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小
2.索科特拉岛有“印度洋上的处女岛”之称。根据图中景观,可以推断与该岛自然地理环境一致的有
A.地壳活跃,地震活动频繁
B.高温多雨,植被高大茂密
C.炎热干燥,土壤浅薄贫瘠
D.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市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资料,可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地人口急增,但城市化程度高低不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依序是( )
A.西亚、西欧、东非、东南亚
B.东南亚、西欧、东非、西亚
C.西欧、西亚、东南亚、东非
D.西欧、东南亚、西亚、东非
2.影响西亚城市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劳动力不足,引进外籍打工人口
B.廉价农产品进口,促成农业转型
C.实施“耕者有其田”,提升农民经济生活
D.石油带动经济发展,大量国外人口移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开学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地球经纬网图”,图中O为北极点,阴影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经线OA为本初子午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经度为________,纬度为________,D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2)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条经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开学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
A.丁 B.丙
C.乙 D.甲
2.图示区域( )
A.P地坡度最陡
B.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
C.适宜发展果林业
D.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高安中学等九校高三下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防治措施有生物防治和农药防治两大类型,其中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对付害虫的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图甲为“不同防治措施下害虫种群密度和作物污染变化示意图”,其中实线表示害虫种群密度的消长状况,虚线表示农作物的污染指数变化。图中A点和E点是采用不同防治措施的时间节点。图乙为“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示意图”,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储藏库”与“集散地”,施入农田的农药80%—90%残留于土壤中。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农药的基本理化性质、施药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施药地区农药使用的历史密切相关。
(1)根据图甲简述作物污染变化与害虫种群密度变化的关系,说出E节点后主要使用的是哪种防治措施。
(2)结合材料,指出农药污染土壤的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忻州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江苏三大名石”相关材料,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雨花石 | 昆石 | 太湖石 |
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 | 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 | 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是石灰岩 |
1.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D.雨花石的形成与外力作用有关
2.从岩石圈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A.太湖石→昆石 B.雨花石→砾石
C.雨花石→昆石 D.砾岩→昆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明德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2)图中B湖日趋缩小,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B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3)简述酒泉附近农业利用 “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