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指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年日照时数约为( )
A.2 480 B.2 770
C.2 600 D.无法判断
2.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 B.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
C.天气状况的差异 D.白昼长短的差异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四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航天局称,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34°37′N,120°35′ W)于当地夏令时2014年7月2日2时56分(北京时间2日17时56分),“轨道碳观测者2号”搭乘德尔塔-2型火箭升空。它的主要使命是监测研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据此完成各题。
1.据材料可知,当地夏令时的具体做法是使时钟上的时针
A.向前调快1个小时 B.向前调快2个小时
C.向后调慢1个小时 D.向后调慢2个小时
2.“轨道碳观测者2号”卫星功能发挥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RS C.GPS D.数字地球
3.“轨道碳观测者2号”卫星成功发射有利于进一步防治
A.酸雨危害 B.臭氧层空洞
C.光化学烟雾 D.全球变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六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云南省与全国文盲率统计图。读图,完成各题。
1.云南与全国文盲率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1990~2000年云南文盲率减幅低于全国
B.2000~2010年全国文盲人口逐渐减少
C.2000~2010年云南文盲减少人口多于全国
D.2000~2010年全国文盲率低于云南
2.云南文盲率一直较高的原因有
A.云南义务教育时间较短
B.云南经济、文化较落后
C.云南人口死亡率较高
D.云南大学数量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英德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质
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
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
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
2.“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
A.距太阳比较遥远 B.天体的体积过小
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 D.被冰雪覆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英德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3.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l)甲湖是非洲第三大湖,也是世界第四深湖。据图简要分析甲湖形成原因。(2分)
(2)甲湖周边青山绿水,云蒸雾绕,好似浮悬在半空之中的一处仙境。请分析其云雾多的原因。(6分)
(3)比较乙、丙两地在冬季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4)图中R河下游的两片沼泽中间河段是一个典型的时令河段,请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和温度区界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可能分别为
A.460 mm 360 rnrn B.400 mm 420 mm
C.2 80 mm 350 rnrn D.320 mm 340 rnrn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可将青海省划分为I、II、III三个温度区。三个温度区年平均气温的大小关系为
A.I>II>III B.I<II<III
C.I>II,II<III D.I<II,II>II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第二中学高二上10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 森林覆盖率/% | 耕地面积/km2 | 年降水量/mm | 气温年较差/℃ | 河流含沙量/% | 粮食平均亩产/kg | 粮食总产量/kg |
1985 | 19 | 333 | 420 | 38 | 10 | 205 | 1.025亿 |
1995 | 10 | 478 | 350 | 42 | 35 | 135 | 0.975亿 |
1.上述材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
A.风沙危害加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与北京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4分)
(2)把此刻的昼夜分布情况转绘到右图中,并在图上标注90°E。(2分)
(3)该日济南一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________。(2分)
(4)在下图中画出:该日全球不同纬度日出时刻的折线图。(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