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区降水( )
A.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
C.秋冬多雨 D.全年多雨
2.②地区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 )
A.葡萄酿酒 B.橡胶加工
C.甜菜制糖 D.玉米制乙醇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大理是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海拔约为2090米,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苍山洱海自然风光、大理古城历史文化、喜洲白族村落、宾川鸡足山、蝴蝶泉闻名于世,先后获得了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城市”等称号。可开展山水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购物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
(1)简述大理的旅游资源优势。(6分)
(2)分析大理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三10月调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 年 9 月 17 日北京时间 06 时 54 分,智利中部沿海地区(31.6°S, 71.6°W)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并引发海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1.此次地震的成因可能是
A.板块张裂 B.板块碰撞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
2.此次地震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旧一天(9 月 16 日)范围仍超过一半
B.纽约证券交易所一片繁忙
C.东京夜幕低垂
D.地中海沿岸阳光灿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浏阳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2.终年积雪区域北部下线与南部下线海拔不同。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北部气温更高
B.北部更低,因为北部降水更丰富
C.南部更低,因为南部降水更丰富
D.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南部气温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A地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冰糖心苹果”具有色泽光亮自然,皮薄肉厚、质地较密、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上市。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指出图示地区气候最突出特征,并简述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2)说明气候条件对A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3分)
(3)若R河流域农业土地不合理开发利用,将产生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s。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 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2.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梅子黄
C.稻田受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秋风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略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 )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
C.风力侵蚀而成
D.人工挖掘而成
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3.月牙泉及其四周环境,体现
A. 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
B. 荒漠地区生物环境的多样性
C. 人类影响自然环境的巨大作用
D. 自然界局部环境自我调节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