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83~2003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完成小题。
1.1983~2003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2.为减缓气候变化,人类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A.加强对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
B.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对太阳能、核电、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C.加快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禁止使用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7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1.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
①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③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④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②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③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④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4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1)按照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5分)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5分)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陆地和海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亚欧大陆中部植被水平分布与气候条件(可能蒸发量、生长季、辐照度、年降水量,单位分别是毫米、天、千卡/平方厘米·年、毫米)的关系示意图”,回答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线的含义依次是( )
A.年降水量、可能蒸发量、生长季、辐照度
B.辐照度、生长季、可能蒸发量、年降水量
C.年降水量、生长季、可能蒸发量、辐照度
D.可能蒸发量、辐照度、生长季、年降水量
2.图中所示荒漠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副热带高压控制 B.深居内陆,距海远
C.海拔高,山地围绕 D.纬度低,蒸发旺盛
3.自然状况下图示Q地的典型土壤比R地的典型土壤( )
A.土层更加深厚 B.冻结时间更长
C.有机质含量更低 D.不容易发生沙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陆地和海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下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之为“蛇曲”。据此回答小题。
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褶皱起伏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沙堆积
2.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2单元大气(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012年11月7日至13日,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黄淮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雪,河北、山西等地暴雪创记录,灾情严重。据此回答小题。
1.材料所述的天气系统是( )
2.该天气系统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图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此时甲地吹(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宇宙中的地球(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比较甲、乙、S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6分)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和昼长。(8分)
(3)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该日丙地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当调节为________。(2分)
(4)该日南京竖直旗杆顶端日影轨迹是(4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12单元世界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1: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km2,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mm/年。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表 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
时段 | 断流年数 | 断流天数 | 径流量(亿立米) |
1991~1995 | 1 | 61 | 9.62 |
1996~2000 | 5 | 817 | 4.43 |
2001~2007 | 7 | 2 555 | 0 |
(1)依所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确定,该流域所处的地带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着多方面过渡性的特点。请至少列出两项。(6分)
(2)据表简要说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