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桥始于上海南汇,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公里。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东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2. 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 )
A.集装箱卡车 B.公交大客车
C.水产冷藏车 D.旅游大巴车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走在路上,“海景”随处可见;呆在家中,却一不小心成为“海景”。2013年6月23日正逢入梅首日,一场大雨浇透江城武汉,久违的“看海”,又成为市民们的调侃词。
1.武汉市“海景”随处可见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硬化路面建设直接导致该区域 ( )
A.降水增加 B.地下径流增加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本次降水能促进武汉市水资源更新
②降水后武汉市地下水补给长江水
③武汉市水循环减弱
④本次降水对武汉市的地表形态会产生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
A.大体相等 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
2.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
A.南岭 B.秦岭
C.阴山山脉 D.天山山脉
3.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
A.南坡3500米 B.南坡2000米
C.北坡3500米 D.北坡20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含书写分2分)
材料: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水资源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4分)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8分)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和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图甲所示季节里( )
A.黄河宁夏段凌汛多发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南迁徙
C.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
D.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临沂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数据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人口老龄化得以有效缓解
C.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D.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临沂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一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地一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浙江省某中学的一地质科考小组在某地(大约在25°N,110°E)进行科学考察,下图为该科考小组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该考察小组的考察地大致位置在( )
A.滇 B.闽
C.桂 D.琼
2. 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
A.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B.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3.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度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