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不适宜发展城市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C.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D.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上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必修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建成投产,大量源自中亚的天然气将陆续输入国内各省区市,“西气东输”的年输气能力将增加百亿立方米,相当于原先的近一半。
1.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河流状况 D.人口
2.“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
①资源浪费严重 ②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③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④加强环境资源的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齐齐哈尔市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统计,目前北京地区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如泥石流等)隐患点589处,主要分布在延庆、昌平、怀柔、密云、门头沟、房山等山区县。
(1)描述图示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区域的西、北部多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齐齐哈尔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79年以前,深圳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到1990年该市常住人口达167万,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从一个南陲小镇一跃成为现代化都市,其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及优越的地理位置
B.深圳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自然条件的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齐齐哈尔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3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题。
26.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人口负增长问题
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 D.就业率低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齐齐哈尔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③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迁入城市 ④农村大量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剩余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齐齐哈尔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社会生产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就读于我国某大学的李同学,于某日日出时刻早晨7:30(地方时)走进学校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同学最有可能走进的大门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日可能为
A.1月20日 B.3月20日
C.5月20日 D.7月20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高二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第17个“世界湿地日(国际湿地日)”的主题就是“湿地与水资源管理”,口号是“湿地守护水资源”。没有湿地,就没有丰富的水资源,没有水,就不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也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读长江中游湿地50多年的变迁图(图中阴影为湿地),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长江中游湿地50多年变化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B.上游地区引水灌溉
C.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 D.三峡水库建设
2.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加大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B.环境污染加剧
C.沙尘暴频繁多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