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6.图中最能示意立冬这天某地(约32°N)太阳视运动的是(  )
A.B.C.D.

分析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北半球冬半年,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角H=90°-两者之间纬度差.

解答 解:读图可知,立冬这天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纬度约为11°43′S,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位,正午太阳高度角H=90°-两者之间纬度差≈46°.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太阳的视运动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波河横贯意大利产量最丰富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图中(  )
A.甲地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B.乙地比丙地的冬季更加温暖
C.丙地会出现典型喀斯特地貌D.沉积层1形成晚于沉积层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与正常情况相比,冷锋经过时,该地(  )
A.大气逆辐射减弱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气温水平差异减小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阻隔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没有观测仪器以前,人们要知道一年中寒来暑往,就用人目来看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树木抽芽发叶、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等,这就叫物候.”
“清杭州人谈迁著的《北游录》,叙述…公元1653年,谈迁从杭州来北京,于阳历11月18日到达天津时,运河已冰冻;到11月20日,河冰更坚,只得乘车到北京.公元1655年,阳历3月5日,谈迁由京启程返杭时,北京运河开始解冻.…水电部水文研究所整理了1930~1949年,天津附近杨柳青站所做的记录:“…运河封冻平均日期为12月26日,开河平均日期为2月2 0日.”
--摘自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2)依据材料说出与1930~1949年相比,十七世纪中期京津地区的气温特点和判断依据.
(3)指出影响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并说明竺可桢利用物候研究气候变化所运用的地理学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