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国早在秦汉年间就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图1所示)。它是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至今,“二十四节气”对生产生活仍然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考虑“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含义,可概括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A. 反映季节时令类 B. 反映月相变化类 C. 反映气候特征类 D. 反映动植物表象类
【2】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至今还流传着“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花正当时”的农事谚语,其中“种花”是指
A. 种花生 B. 种向日葵 C. 种棉花 D. 种油菜花
【3】中国的民间习俗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最后一个“九”即九九,大致在每年
A. 立春前两三天进入 B. 雨水前两三天进入
C. 惊蛰前两三天进入 D. 春分前两三天进入
【答案】
【1】B
【2】C
【3】C
【解析】主要考查24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
【1】“二十四节气”是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总结出来的,反映的是周年四季变化,能够反映季节时令、气候特征、动植物表象等。因为与月相没有关系,不能反映月相变化类。选择B。
【2】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棉花,棉花的播种季节在清明和谷雨之间,种花生 在谷雨之后,种向日葵在清明之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不适宜种油菜花,选择C。
【3】九九八十一天,从冬至以后算七十二天进入,八十一天结束,是惊蛰前两三天进入,选择C。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冷锋、暖锋。
(2)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6月21日,第二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郑州举办。河南省的农作物类型多样,如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油菜等,被誉为“中原粮仓”。近年来,该省根据“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总要求,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下图是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地图。
材料二:商丘是商族发源地、商业文化发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因此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又因“火祖”燧人氏曾经在商丘生活过,号称“火的故乡”。目前,经过商丘市的“雄商高铁(河北雄安—商丘)”和“商杭高铁(商丘—浙江杭州)”正在修建中。
材料三:我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华北平原中西部边缘,在河南省荥阳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
(1)简析河南省农作物类型多样的原因。
(2)简析河南省延长粮食产业链的优势区位条件。
(3)简析南水北调中线对沿线地区的重要生态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6年,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周期。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B.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充足
C.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
D.技术成熟,种植经验丰富
【2】西南地区
A.冬作马铃薯比小春马铃薯种植区的海拔高
B.早春马铃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低热河谷
C.早春马铃薯比大春马铃薯种植区的海拔低
D.秋作马铃薯所在种植区只能一年一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 四川盆地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三角洲D. 珠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 川剧B. 豫剧C. 越剧D. 粵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挪威、芬兰两国宣布计划在北极圈内修建一条“北极铁路”(下图),与芬兰南方铁路网相连,并与赫尔辛基至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海底隧道对接,可将欧洲大陆与北冰洋相连,再经由北冰洋东北航线与东北亚联通,成为“北极丝路”。使得东北亚到西欧各港,“北极丝路”比苏伊士航线缩短近5000海里,比好望角航线缩短8000海里以上,挪威和芬兰两国力邀中国企业合作共建“北极铁路”。
(1)简述修建“北极铁路”的地理意义。
(2)分析在修建“北极铁路”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③
【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3】“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 )
A.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D.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不同城市规模的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技术水平之间关系分布规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
A.中小城市、特大城市、产业技术扩散方向、劳动力流向
B.中小城市、特大城市、劳动力流向、产业技术扩散方向
C.特大城市、中小城市、产业技术扩散方向、劳动力流向
D.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劳动力流向、产业技术扩散方向
【2】箭头④( )
A.缓解了中小城市的就业压力
B.为大城市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C.促进了中小城市的产业升级
D.提高了大型城市的技术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地表的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地表水的下渗。下面甲图为“地表单位面积上厚度相同的四类均质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黏土)的累积下渗量曲线图”;乙图为“地表单位面积上的四类均质植被覆盖区(耕地、草地、古老的牧场、大量放牧的牧场)的累积下渗量曲线图”。
据图回答下题。
黏土主要由非常小的(<2μm)硅酸铝盐颗粒组成,是含沙粒很少、具有可塑性和黏性的土壤。壤土是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据此判断甲图中分别表示壤土和黏土的是( )
A.壤土—①,黏土—②B.壤土—①,黏土—④
C.壤土—②,黏土—③D.壤土—③,黏土—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