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6.从气压带、风带的成因看,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是(  )
①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辐合而成
②东北信风与中纬西风辐合而成
③冷暖气流交汇上升
④冷暖气流交汇下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分析 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解答 解: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从气压带、风带的成因看,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辐合而成;冷暖气流交汇上升形成.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成因,解题的关键是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的若羌地区近些年来广种红枣,其果实个大美观.晒干后的成品肉质甜,吃后余香满口,且可长期储存.再加上若羌地区种植的大枣几乎无病虫害,整个生长过程无需使用农药,所以更加受到消费者喜爱,其产品远销海内外.

(1)说出若羌的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
(2)简述台特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及水位的季节变化特征.
(3)若羌远离市场,运输不便,但其红枣却可以大量销售到国内外,试说明原因.
(4)分析除气温、降水因素外,若羌红枣种植区病虫害少的其他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首趟“义新欧”班列从义乌开往马德里(  )
A.出发当天义乌的日出方向为东南
B.经过俄罗斯境内落叶林郁郁葱葱
C.到达马德里时太阳直射点在澳大利亚盆地
D.往返行程总距离不可能超过一万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
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为2011年11月中国“雪龙号”科考船赴南极航行路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考船从天津出发时,当地盛行风向为西北风风,该地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科考船途经①地时,船员们发现大陆沿岸荒漠广布.这是因为当地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同时沿岸洋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3)科考船在②地逆(顺、逆)水而行;在③地受到强烈的西风影响.
(4)11月29日科考船抵达中山站时,中山站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
(5)科考人员在航程沿途观察到许多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些景观变化反映了纬度地带性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条件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上海市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
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B.城市化水平开始加快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当北京时间为9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
A.多一半地方是9月21日B.恰好一半地方是9月20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9月21日D.少一半地方是9月21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
(1)图中字母所在地点的气候类型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2)A、C两地夏季大气环流形势有何不同?
(3)冬季,D地的气候深受哪种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
(4)在E点标出该地夏半年盛行风向,并简要说明该盛行风的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图示日期(  )
A.6月22日B.7月2日C.12月30日D.8月25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