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页岩形成的年代最晚,不可能有化石
B、大坝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
C、甲处河谷的形成是因为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D、乙处岸边河水比对岸河水浅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沉积岩的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两个特征:岩层(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页岩是沉积岩,化石一般在沉积岩中找到.根据岩层的弯曲分析图中的甲是背斜的顶部,大坝在向斜构造中.甲在背斜的顶部,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水流在流经弯道时,由于重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断面内形成横向环流,弯道横向环流运动,加剧了泥沙在横断面上的输移,使得凹岸不断被冲刷、凸岸不断发生淤积,增加了河道的弯曲程度.在乙处是河流的凸岸,以沉积为主,泥沙较多.对岸是侵蚀为主,泥沙冲刷多,河水深.
解答: 解:A、页岩是沉积岩,化石一般在沉积岩中找到,故不符合题意;
B、图中的甲是背斜的顶部,大坝在向斜构造中,故不符合题意;
C、甲在背斜的顶部,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故不符合题意;
D、在乙处是河流的凸岸,以沉积为主,泥沙较多.对岸是侵蚀为主,泥沙冲刷多,河水深,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特点,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示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为(  )
A、6日6时B、7日4时
C、7日8时D、5日4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10~11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回答6~7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区域先后经历(  )
A、沉积作用-内力挤压-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
B、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内力挤压-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内力挤压-岩浆活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内力挤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关于图中地貌说法正确是(  )
A、M、O、Q均为背斜山
B、M、O、Q均为向斜山
C、M、O、Q均为断层山
D、M为背斜山,O为向斜山,Q为断层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研究发现,黄山“飞来石”的成分和山体整体相同.“飞来石”造型独特的成因可能是(  )
A、流星体陨落地面形成
B、外力风化、侵蚀而成
C、地壳褶皱隆起而成
D、流水搬运至此堆积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台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促进水资源的更新     
②促进高低纬度之间能量交换
③塑造地表形态       
④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等物质.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据图判断c岩层在断层P2右侧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被a、b岩层覆盖
B、没有该岩层的沉积
C、抬升以后遭外力侵蚀
D、下陷侵入d、e岩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