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回答下列各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代表高气压带的数码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大陆西岸容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风带是( )
A.①、⑤ B.②、⑥
C.④、⑦ D.③、⑥
3.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A.高空和地面之间气温的差异
B.高低空之间气压差的存在
C.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D.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④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
A.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2.关于图示农业基地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③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④淡化农业土地开发,使该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综合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十二中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的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比例尺相同),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十二中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启了112个小时的奔月之旅,4天后到达距月球表面的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开始了绕月探测飞行。回答下列各题。
1.“嫦娥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2.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二号”属于( )
①太阳系 ②总星系 ③银河系 ④地月系 ⑤河外星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嫦娥二号”发射后半年内地球公转的速度( )
A.由快变慢 B.由慢变快
C.先变慢后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
4.“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5.“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
6.“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纽约(西五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
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午夜
7.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地球—太阳—银河系—总星系
C.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十二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 “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采矿 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十二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B.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用煤发电)适用于( )
A.①输送线路 B.②输送线路
C.③输送线路 D.三条线路均可
3.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格局是( )
A.西少东多、北多南少 B.西多东少、北少南多
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D.东南多、西北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中国大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11分)
(1)试描述图示月份气温分布特点。(3分)
(2)解释该月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
(3)简述阴影区域气温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