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黄河三角洲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沿黄河经济带的交会处。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全国性优化配置,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沿黄九省区正式启动了黄河航运联合开发建设。根据规划,到2030年,黄河将像长江一样实现全线通航,跨省达海,成为横贯我国北方的一条现代化水上运输新通道。

(1)简述黄河下游春末夏初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2)关于今后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趋于减小,二是将会增大。你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

(3)概述开发黄河航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黄河要实现全线通航需克服的不利因素。

(4)目前黄河三角洲有520万亩荒地、180万亩滩涂有待开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析如何保护和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

(5)东营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必然会面临资源枯竭所带来的城市衰落的威胁。为了避免城市衰落,请你为东营市的经济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从气候(气温、降水)及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流量小的原因。第(2)题,支持哪种观点都可以,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趋于减小”的原因要从“水沙减少、海岸侵蚀”的角度说明;“将会增大”的原因要从“输沙量增大”的角度解释。第(3)题,开发黄河航运的原因要从水运优势、运输需求两方面来分析;从黄河水文、水系特征等角度找出实现全线通航的不利因素。第(4)题,黄河三角洲荒地、滩涂开发的思考线索为:湿地→保护、发展旅游;荒地→发展农业、养殖;资源→盐业、油气、风能开发。第(5)题,按照“问题→措施”的思路分析东营市实现经济转型的措施,即资源枯竭→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产业单一→发展新兴产业、第三产业;黄河三角洲开发→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答案】(1)春末夏初,雨季尚未到来,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工农业用水量大等。

(2)观点一:趋于减小。    理由:黄土高原地区加强了水土保持;中游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使河口地区的来水来沙量减小;河口地区入海径流减弱,海岸侵蚀加剧。观点二:将会增加。理由:黄河含沙量特别大,河口处水流缓慢,大量泥沙沉积;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下游不再断流;黄河调水调沙也将大量泥沙送入河口地区。

(3)主要原因:水运具有运量大、运费低、占地少等优点;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运输需求增长。    不利因素: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泥沙淤积,水位较低;冬春凌汛,冰期较长;中上游地区落差大,水电站林立等。

(4)建立生态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盐业;合理开发利用滩海石油和风能资源等。

(5)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以黄河三角洲开发为契机,拓展外向型经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从云南开始蔓延开来,云南几度特旱,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重旱。干旱过程持续时问和平均干旱强度均为云南省51年来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

说说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

降水丰富的云贵高原冬半年经常有旱害发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灾害的自然原因。

这次50年一遇的旱灾可能对西南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面对本次严重旱灾,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浓郁水乡特色的绍兴迎来建城2 500周年。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决心要把国都从闭塞的会稽山迁到北麓的宁绍平原时,问范蠡:“定国立城,人民不足,其功不可以兴,为之奈何?”范蠡回答:“今大王欲国建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

材料二 绍兴越州新城规划图。

材料三 “越州新城”是指在越城、柯桥、袍江三大组团和镜湖新区的中间地带,建设一个融合各个组团的紧密型现代化新城区。

东区:是越城组团和袍江组团的联结区,这个区块要利用运河码头、铁路东站大型交通枢纽和杭甬城际轨道站点,重点安排生产性服务产业,作为承接袍江工业区和杭州湾南翼产业带开发建设的重要服务基地。

中区:是融合三大组团的功能集聚区,是新城形象集中展示区。集中安排行政办公、文化会展、科教研发、商贸商务和居住社区等功能区块,形成公共服务和商住中心区。

西区:是越城组团、镜湖新区与柯桥组团的连接区。这个区块重点发展生态休闲、高品质居住等功能。

(1)材料一中,绍兴被选为越国都城考虑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评价绍兴“越州新城”规划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2010年2月开始,中国将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根据“15号令”,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材料二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

(1)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简要分析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耕地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从云南开始蔓延开来,云南几度特旱,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重旱。干旱过程持续时问和平均干旱强度均为云南省51年来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

【小题1】说说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2分)
【小题2】降水丰富的云贵高原冬半年经常有旱害发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灾害的自然原因。(3分)
【小题3】这次50年一遇的旱灾可能对西南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面对本次严重旱灾,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从云南开始蔓延开来,云南几度特旱,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重旱。干旱过程持续时问和平均干旱强度均为云南省51年来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

 

1.说说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2分)

 

2.降水丰富的云贵高原冬半年经常有旱害发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灾害的自然原因。(3分)

 

3.这次50年一遇的旱灾可能对西南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面对本次严重旱灾,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