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12年7月26日开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进行了一次为期25天的“穿越内蒙古高原”考察活动.行程12500km,第一站是科尔沁地区.科尔沁沙地上流淌的西拉木伦河距今8000年前就开始了对人类的哺育,留下近4000处古遗址有规律地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西拉木伦河的重要支流)两岸.读穿越内蒙古行程路线及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

(1)简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穿越内蒙古高原”行程主要经过的自然带和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简述现代西拉木伦河的水文特征
(3)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是什么?
(4)所有历史记载,科尔沁都是疏林草原之地;现在科尔沁,疏林之下却只有干涸的沙地,主要成因有哪些?实行草场承包、定居围栏放牧是当前内蒙古沙地治理的普遍措施,但这种方式和游牧相比,却出现了游牧很难出现的草场严重退化,为什么?
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专题:
分析:(1)从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判断自然带的地域分异.
(2)水文特征要从水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补给水源等方面考虑.
(3)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空间分布不均,南部居多.从水热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4)造成科尔沁地区只有干涸的沙地的原因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的不合理活动进行分析.从游牧的优点和定居围栏放牧的缺点分析草场退化的原因.
解答: 解:(1)根据图中信息,由南向北,北京-→恩和哈达,经过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寒温带)针叶林带,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东向西,从恩和哈达-→500号界桩,经过了亚寒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500号界桩-北京,经过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水文特征要从水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补给水源等方面考虑,西拉木伦河位于西北内陆,年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3)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空间分布不均,南部居多.原因是南部纬度较低,距海(夏季风)更近,热量和水分条件更充足一些.年代越近,海拔越低.原因是河床随时间推移受流水侵蚀作用而下切,聚落(遗址)为就近取得水源而下移.
(4)造成科尔沁地区只有干涸的沙地的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实行草场承包、定居围栏放牧是当前内蒙古沙地治理的普遍措施,但这种方式和游牧相比,却出现了游牧很难出现的草场严重退化,原因是内蒙古降水变率大,草场生态系统脆弱,游牧逐水草而居,利于草场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定居围栏放牧在草场生态系统恶化时期无法迁徙,易造成过度放牧.
故答案为:(1)北京-→恩和哈达,经过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寒温带)针叶林带,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恩和哈达-→500号界桩,经过了亚寒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500号界桩-北京,经过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年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3)空间分布不均,南部居多.原因是南部纬度较低,距海(夏季风)更近,热量和水分条件更充足一些.年代越近,海拔越低.原因是河床随时间推移受流水侵蚀作用而下切,聚落(遗址)为就近取得水源而下移.
(4)全球变暖,蒸发旺盛;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内蒙古降水变化率大,草场生态系统脆弱,游牧逐水草而居,利于草场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定居围栏放牧在草场生态系统恶化时期无法迁徙,易造成过度放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河流的水文特征、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土地沙化的原因等相关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若此图陆地是亚欧大陆,则a、b、c、d四地沿海地区的陆地自然带名称相同的是(  )
A、a和bB、b和c
C、c和dD、d和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B、岩石
C、树木花草D、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②由内陆向沿海的地域分异
③由山麓向山顶的地域分异     
④由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山地所处自然带的自然景观为(  )
A、森林带B、森林-草原带
C、草原-荒漠带D、草原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为世界某区域地图,左侧是图1中局部区域某地理要素的放大图,图2是图1中①②③三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后回答:

(1)说出图1中①地和②地自然带名称并分别分析形成原因;
(2)阐释图1中A处河流流量过程线中C、D两洪峰流量的形成原因;
(3)说明图1中B地农田系统中的主要水利设施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  )
A、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B、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
D、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海拔2100~3000米处为云杉林,其成因为(  )
A、位于向阳坡,热量充足
B、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C、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D、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多降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