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和气温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2.该流域最可能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利川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7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三个城市,__________是卡塔尔的首都(填数字)。(2分)

(2)图示区域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其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A处盐度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___季。(2分)

(4)B海域的盐度自北向南明显递减,分析其原因。(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1986 ~1996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S B.GPS C.GIS D.RS

2.下列有关图10所反映的地理信息不正确的是

A.1988年~199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B.1990年以前黄河入海口以沉积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增大

C.1990年~1995年初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以侵蚀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 减小

D.外力作用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广雅、执信等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安徽省各地级市分布及其人口构成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安徽省地级市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宿州 B.黄山 C.铜陵 D.合肥

2.图中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是

A.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B.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

D.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为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五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③→②→①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以________变化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4分)

(2)④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塑造①处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红叶观赏指数是指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它是确定红叶最佳观赏区的主要依据。下表是某年北京红叶最佳观赏区的部分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红叶最佳观赏区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光照 C.风 D.气温

2.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是

A.新疆喀纳斯

B.吉林红叶谷

C.南京栖霞山

D.辽宁省丹东天桥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二上期末地理试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甲图为“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示意图”,乙图为“黎巴嫩地图”。

材料二 利塔尼河是黎巴嫩的主要河流,发源于黎巴嫩山的东麓,在黎巴嫩山南段切穿一深达275米

的峡谷,向西注入地中海,全长145公里。

材料三 丙图为“安卡拉和贝鲁特两城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1)简述A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4分)

(2)与安卡拉相比,贝鲁特的气候有什么特点?(4分)

(3)说出黎巴嫩对内和对外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分析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零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2001年和2011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判断

A. 甲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 B. 乙图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C. 两图相比,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 D. 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2.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 B.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 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幼发拉底河是世界著名河流,大气降水是该河的补给来源之一,试简析大气降水的自然去向。(8分)

(2)叙利亚的谷物主要分布在河流、沿海等地区,但耕地面积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3)据图分析叙利亚的石油化工工业布局在近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