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请描述该区域陆地的地理位置。(6分)
(2)比较N与Q两地年平均气温高低情况并分析原因。(8分)
(14分)
(1)(北极圈穿过中部地区,)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西半球);(2分)北临北冰洋,南濒太平洋,西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三面临海)(2分)位于北美洲的西北部。(2分)
(2)N地高;(2分)①N地纬度位置较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较多,气温较高;(2分)②由于山脉的阻挡作用,冷空气对N地的影响较小;(2分)③N地沿岸有暖流流经,对N地有增温作用。
【解析】
试题解析:
(1):从图是信息来看,北极圈穿过中部地区,西经160度经线穿过其西部地区,所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属于西半球;北临的是北冰洋,南濒临的是太平洋,西隔的海峡是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三面临海。属于于北美洲的西北部。
(2):从图中信息可知,N地纬度位置较低,所以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较多,气温较高;由于北面有山脉的阻挡作用,冷空气对N地的影响较小;再者N地沿岸有暖流流经,对N地有增温作用。综合分析,可以判断N地比Q地气温要高。
考点:考查学生对海陆分布的记忆能力以及对影响气候的因素的理解能力。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F六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 城市。
(2)A、D、F三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分别列举与A、D、F矿产相同的城市A ,D ,F 。
(3)B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C城市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4)图中还有一个城市未标出,请标出,并说明该城市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夏威夷旅游业发达。喷焰的火山、茂密的森林、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热情的草裙舞与轻巧的独木舟……每年吸引了多达700万的游客来此度假观光,旅游业成为这里第一支柱产业。读夏威夷群岛的位置和火山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依据材料对夏威夷群岛的旅游资源进行客观评价。(10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以下问题。
1.该省可能为 ( )
A.辽宁 B.江苏省
C.台湾省 D.云南省
2.该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泥石流
C.沙尘暴 D.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招远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检测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地区育龄妇女终生平均生育子女的个数,总和生育率为2.1(世代更替水平)是维持下一代人口与上一代数量上持平所必需的,是许多发达国家鼓励生育要达到的目标;1.5 则是敲响了人口结构危机的警钟。下表为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及各省份的总和生育率(2010)统计表。此表反映出我国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及各省份的总和生育率
北京 | 0.7067 | 内蒙古 | 1.0708 | 宁夏 | 1.36265 |
上海 | 0.73665 | 四川 | 1.0751 | 青海 | 1.3701 |
辽宁 | 0.7409 | 山西 | 1.0951 | 江西 | 1.3851 |
黑龙江 | 0.7514 | 福建 | 1.1195 | 云南 | 1.4098 |
吉林 | 0.76 | 重庆 | 1.1643 | 湖南 | 1.41715 |
天津 | 0.9128 | 山东 | 1.1663 | 安徽 | 1.48155 |
浙江 | 1.01705 | 甘肃 | 1.2779 | 海南 | 1.51265 |
西藏 | 1.0496 | 河南 | 1.3011 | 新疆 | 1.52885 |
江苏 | 1.05385 | 河北 | 1.31065 | 贵州 | 1.74785 |
陕西 | 1.0545 | 湖北 | 1.34075 | 广西 | 1.78975 |
广东 | 1.0644 | 全国 | ...................... | 1.1811 | |
A.人口增长缓慢,影响经济发展
B.人口抚养比低,养老社保与医保压力小
C.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D.放开生育限制迫在眉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二1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各题。
1.比较甲图与乙图的地理信息,判断
A.甲图比例尺较小,范围较大
B.甲图比例尺较大,范围较小
C.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D.图中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
2.乙图中的国家是世界上洪涝多发区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自然原因是
①受印度洋暖流影响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二1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运河图,回答各题.
1.该运河长度约为
A.小于50千米
B.110千米
C.190千米
D.240千米
2.该运河
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 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D.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100C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0C),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M、N两处等值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处纬度高,海拔高,多晴朗天气,所以等值线的数值比N处更大
B.N处的积温明显比周边地区偏低,与本区的太阳辐射有关
C.N处因为纬度低,地势平坦,所以等值线呈闭合状态
D.自M处向东南至N处,等值线的数值呈减小的趋势
2.图中P处积温等值线向东北方向延伸,其原因最主要是(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读图,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气温的日变化 D.大气的热力运动
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