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近几年,山东、河北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为京津地区提供大量蔬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D.土壤条件
小题2:影响山东、河北大力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通便利B.市场需求C.气候条件好D.土壤肥沃
小题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
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大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试题分析:
小题1:冬季,气温比较低,不利用蔬菜的生长,但是利用塑料大棚可以改善蔬菜种植的热量条件。
小题2:由于山东、河北距离京津地区近,市场广阔,需求量大。
小题3:由于大棚的保温作用,所以导致昼夜温差较小,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所以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列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经纬线相交点的附近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C.热量D.水源
小题2:该区域农业生产中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湿地破坏
C.土壤的次生盐碱化D.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水果主产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水果可能是
A.菠萝B.香蕉C.柑橘 D.苹果
小题2:与图中西部主产区相比,东部主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C.技术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
D.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丰富
小题3:图中甲处大面积扩大该水果种植面积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利于区域化生产,形成规模效应
B.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利于改良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
D.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区域工业发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甲国是西欧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原因主要是
①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②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③领土面积大            ④河流多、水源充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近年来,乙国的部分钢铁公司将炼钢高炉从鲁尔区搬迁到丙国的海边,其主要目的是
A.就近获得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获得进口的铁矿石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  
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8分)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和美国的农业区划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乙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4分)
(2)为了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结合我国牧区的发展现状,图甲中我国内蒙古牧区应借鉴图乙牧区的哪些有效措施?(4分)
(3)图中A、B、C三地的农作物分别是A:           、B           C             ;这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说明其特点。(6分)
(4)美国农业区划图中D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种植棉花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国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10分)
材料三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0C,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0C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2)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8分)
(3)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人类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和地形B.科技和资金C.政策和劳动力D.政策和交通
小题2: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A.游览道B.温室大棚C.养猪场D.接待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面两区域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自然条件看,两区域进行的产业是
A.甲畜牧业,乙水产养殖业B.甲渔业,乙商品谷物农业
C.甲畜牧业,乙水稻种植业D.甲水稻种植业,乙高寒畜牧业
小题2:黄河谷地、湟水谷地以及横断山区多数河谷地势低,夏季气候温和,近年来逐渐形成我国为数不多的反季节疏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供应
A.东部冬季市场B.东部夏季市场C.本地夏季市场D.本地冬季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为“黑龙江农业战略格局分布图”和“三江平原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l)黑龙江省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其发展的气候条件有_______。(6分)
(2)东北大米以其质优而闻名,促使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2分)
(3)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三江平原充分利用_______,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其生态意义有_______。(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