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61年来最大暴雨袭击北京。据北京市民政局向民政部报送的灾情信息,暴雨洪涝灾害造成11个区(县)12.4万人受灾。雨水排泄不畅,很多车辆陷入积水之中,交通被阻断。
材料二 今年暴雨特别多,7月13日武汉暴雨;8月23日北京暴雨;8月28日哈尔滨暴雨;8月29日福州暴雨。四场雨,四座城市,无一例外,全部变身“东方威尼斯”。


1.材料二中四个城市出现的问题,其相同的原因不包括下列


  1. A.
    降雨强度大,时间比较长
  2. B.
    地势高,地形崎岖
  3. C.
    城市建筑与不透水地面阻断了雨水下渗
  4. D.
    一些城市排水系统设计落后甚至不合理,或排水设施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

2.图中最能说明材料一中北京大暴雨成因的是


  1. A.
  2. B.
  3. C.
  4. D.

3.逢大雨必涝,现在已成为很多大城市的通病,针对城市内涝应采取的措施是


  1. A.
    扩大北京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并对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
  2. B.
    为了节省财政支出,排水系统无需日常维修养护
  3. C.
    禁止城市建设占有河道,遇河必让
  4. D.
    城市内建设禁用透水性铺装层,这样可以减少大暴雨的渗透量
1. B
2. C
3. A
试题分析:
1.四场雨,四座城市,无一例外,全部变身“东方威尼斯”, 说明城市出现内涝。城市内涝出现的原因是降水集中,多暴雨,降雨强度大,时间比较长,而城市排水系统落后,城市建筑与不透水地面阻断了雨水下渗,大量地表水汇集形成。地势高,地形崎岖,不容易发生洪涝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北京大暴雨发生在7月21日,为北半球的夏季,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是冷锋系统造成的。图中A北半球的反气旋,受其控制是晴朗天气;B为南半球的气旋,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能够带来降水,但是该气旋位于南半球;C为冷锋,符合条件;D为地形雨示意图,不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为解决城市内涝,应该扩大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对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同时需要对排水系统加强日出的维护、养护;城市内建设多用透水性铺装层,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城市建设应合理规划,不能占用泄洪通道,而不是遇河必让。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洪涝灾害的成因;常见的天气系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  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有关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见下图)

(1)据材料分析,甲乙两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请说明理由。(6分)
(2)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明显的是哪个阶段?该地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城市发展的显著特点有哪些?(6分)
(3)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     )(2分)

A.各地都要发展大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B.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展
C.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城市空间布局以环状结构为主,以节省土地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

材料一 2010422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低碳生活2012422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材料二 下面为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中的一项。

(1)在四类经济增长主导因素中,a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3)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推行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低碳经济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阅读材料】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01:04时实现第一次对接。神舟八号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日05:58:07时发射,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16:03时发射,在轨寿命是2年。

(1)根据材料一,神州八号从发射到对接期间,福州旗杆正午影子长度       (变长、变短、不变),地球公转的速度将变       (快或慢),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将         (变大、变小、不变),福州正午太阳高度将变           (大或小)。(4分)

(2)天宫一号发射时,地球所处公转轨道的位置在         。(1分)

 

A.①点附近     B.③点附近      C.⑥点附近       D.⑦点附近

(3)下列描写各地景观的语句,接近天宫一号发射时的景观是         。(1分)

A.燕赵大地——映日荷花别样红      B.辽宁——枫叶正红

C.长江沿岸——桃红柳绿            D.长江下游——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于2011年11月3日01:04时实现第一次对接时,地球是以          经线和         经线为界线,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阅读材料】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01:04时实现第一次对接。神舟八号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日05:58:07时发射,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16:03时发射,在轨寿命是2年。

(1)根据材料一,神州八号从发射到对接期间,福州旗杆正午影子长度       (变长、变短、不变),地球公转的速度将变       (快或慢),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将         (变大、变小、不变),福州正午太阳高度将变           (大或小)。(4分)

(2)天宫一号发射时,地球所处公转轨道的位置在         。(1分)

 

 
A.①点附近     B.③点附近      C.⑥点附近       D.⑦点附近

(3)下列描写各地景观的语句,接近天宫一号发射时的景观是         。(1分)

A.燕赵大地——映日荷花别样红      B.辽宁——枫叶正红

C.长江沿岸——桃红柳绿            D.长江下游——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于2011年11月3日01:04时实现第一次对接时,地球是以          经线和         经线为界线,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