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答题。
小题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 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 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导致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燃烧煤、石油,排放 CO2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小题3: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 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已加人 WTO ,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廉价粮食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
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试题分析:
小题1:组合选项可结合排除法,湿地能吸收和消纳部分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但不可能是“一切”,②错误;吸收紫外线是臭氧的主要功能,③错误。而湿地具有广阔的水域面积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涝灾害;且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故能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小题2:目前,我国三江平原的湿地破坏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开垦,而导致了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小题3: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故停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地,是为了保护湿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湿地的主要生态环境功能,且结合材料分析湿地减少的原因。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甲、乙两省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题。

小题1:若两省区土地利用现状合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适宜发展牧业和渔业
B.乙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乙地宜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
D.乙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小题2:若乙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①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 
②洪涝问题更频繁  ③土地荒漠化加剧  ④河口三角洲减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题。

小题1:图中②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渭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问题。

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小题2: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B.水稻
C.棉花D.青稞
小题3: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题。

小题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小题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
A.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B.河流水量更大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小题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森林破坏B.地面沉降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判断小题

小题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其主要原因是:①江阔水深②曲流,流水不畅③河床高,大堤易缺口④大量支流水量汇入,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长江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从图上可以看出其水能主要分布在
A.宜宾以上河段B.宜宾至宜昌河段
C.重庆至武汉河段D.虎跳峡以上河段
小题3: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  
A.做好黄河泥沙的清理工作B.人工疏浚航道
C.在黄河各段修建水库D.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右图表示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因素对“四极”形成影响不大的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起伏D.洋流
小题2:影响图中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势高B.气温低
C.降水少D.冻土分布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该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小题1: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
小题2: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小题3: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诸多困难,原因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A.流程长,较稀疏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C.水质清,无结冰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小题2:图中虚线不可能是
A.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B.一月均温0℃等温线
C.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D.年800mm等降水量线
小题3:下列农作物中,在甲河流域分布较多的是
A.棉花B.甘蔗C.甜菜D.青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