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组成要素构成的自然环境

B.我国三北防护林带是自然环境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一个特殊组成要素,因此我国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D.城市环境是经过人工改造后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

A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区别。自然环境的形成是没有人类参与的,由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组成的环境;“三北”防护林是人为建造的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人工林;我国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都是耕作土壤,即农业土壤,它是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城市环境是人工改造自然环境最彻底的区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地理环境特点。广州西关大屋(也称竹筒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居住文化体现出我国古代怎样的人口思想,它对我国人口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2.仔细观察有关图片,说出南北民宅的建筑结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   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4分)

(2)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的理由。(4分)

(3)针对图中B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5分)
(2)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的理由。(4分)
(3)针对图中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五)地理试卷(B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2分)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  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4分)
(2)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的理由。(4分)
(3)针对图中B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辽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5分)

(2)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的理由。(4分)

(3)针对图中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