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西北地区绿洲环境发展的趋势是
A.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绿洲环境总体趋于好转
B.风沙活动增强,盐碱地面积增加
C.绿洲经济以农业为主,无环境污染问题
D.随着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加强,绿洲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天津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简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甲、乙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洋流所在环流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乙洋流因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流
C.甲洋流增加了沿岸温度,形成森林景观
D.乙洋流降低了沿岸湿度,形成荒漠景观
2.当P处的气压值达一年中最小值时( )
A.我国华北平原正值小麦越冬期
B.地中海地区正值水稻收割期
C.美国的玉米带正值播种时节
D.我国长江流域油菜正值花开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一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我国在太原(112°E)卫星发射中心用全新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为
A.9月21日0时01分 B.9月20日23时01分
C.9月20日15时01分 D.9月19日23时01分
2.当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湛江(110°E)的地方时为
A.6:21 B.7:41 C.6:37 D.6: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必修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右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1.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
2.该地区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土质疏松 D.环境恶化
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丘陵山区大
B.黄土高原降水强度比南方丘陵山区大
C.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
D.黄土抗侵蚀能力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必修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必修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区域的内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各区域都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选修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上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 B.B—C—A
C.C—A—B D.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齐齐哈尔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城市 B.由城市到农村
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