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四川茂县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茂县位于四川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岷江(长江主要支流)上游地区,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2017年6月24日,茂县某地突发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该县紧急启动1级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
(1)推测茂县地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概率较高的月份,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2)分析茂县发生山体滑坡后乙村更易遭受掩埋的原因。
(3)简述茂县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和防灾减灾方面的劣势。
(4)近年来,茂县在防治地质灾害、促进地区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效,根据图中资料,分析茂县防治地质灾害采取的可能措施。
【答案】(1)月份:6、7、8月;原因:该地6、7、8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强降水更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2)乙村上方的山坡上有大量松散的砾石堆,滑坡发生后,松散的砾石堆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山坡整体下滑,掩埋乙村。
(3)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匀,离岷江干流越近,人口越多,其中距干流200米处人口最多。
优势:茂县接近河谷地带,距水源地较近,气候较温暖适宣,地势较平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并通过水路对外联系。
劣势:茂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山体较陡哨,岩石破碎程度较高,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于较低的河谷地区,一旦受到滑坡、泥石流的影响,损失可能较大。
(4)由表中资料可见,自200年以来,茂县耕地、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而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这表明茂县采取的措施可能主要是退耕还林,退草还林。
【解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四川茂县的气候特征、地质灾害和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知识。
(1)茂县地区位于四川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迎风坡影响影响,夏季(6、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频繁且强度大更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2)由灾区示意图中图例可知,乙村上方的山坡上有大量松散的砾石堆。砾石粒径较大,地质松散,极易发生滑坡。滑坡发生后,松散的砾石堆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山坡整体下滑,掩埋乙村。
(3)由居民分布统计图中数据可知,茂县人口在岷江干流的各个距离上都有分布,但离岷江干流越近,人口越多,其中距干流200米处人口最多。所以茂县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特征是人口分布不均匀。这一特征在经济发展方面优势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分析。茂县与岷江距离近,距水源近,灌溉方便,并能通过水路对外联系。地处河谷地带,海拔低,气候较温暖适宜,地势平坦开阔,有流水堆积作用,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不利因素应从自然灾害角度分析。此地地处高原边缘,所以山体陡哨,岩石破碎。人口集中分布于地势低洼之处,夏季雨多,岩石受到雨水冲涮,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力大,导致损失较大。
(4)从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图中数据可知,茂县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这表明茂县采取的措施可能主要是退耕还林,退草还林。增加当地植被覆盖率,涵养更多水分,减少流水冲刷强度,达到固住泥沙的作用。以致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滑坡、泥石流灾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在江苏中部的兴化地区(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有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垛田。当地人们在号称“锅底洼”的湖荡沼泽地带开挖河泥,堆高成垛,垛上耕作,形成一块块状如小岛的精致农田。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其耕作方式判断,垛田种植的作物最不可能是()
A.水稻B.棉花
C.冬小麦D.玉米
【2】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主要作用有()
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
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
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
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3】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流域上游兴修水库,新修垛田的高度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泥沙淤积加剧B.地壳不断下沉
C.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减少D.人口密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乙和丙
【2】若一架飞机从甲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丁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 一直向东B. 一直向西
C.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2月,多名地质学家撰文宣称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Zealandia,该大洲的94%面积都浸没在海水中,只有新西兰等少部分地区露出海面。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Zealandia跨越了
①板块生长边界 ②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③板块消亡边界 ④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信息推断,新西兰
A. 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温泉 B. 终年盛行西南风,降水季节长
C. 河流短小落差大,结冰时间长 D. 草类茂密面积广,草地多红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畎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畎(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畎亩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 )
A. 抗风透光 B. 保温通风 C. 抗旱保墒 D. 排水防涝
【2】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
A. 土壤水分充足 B. 昼夜温差减小 C. 风力侵蚀降低 D. 通风透光性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降水量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区
B.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
C.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D.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2】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
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下侧为某区域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
A. 降水量多少决定于①气流的强弱B. 水面结冰后②环节增强
C. ③过程的原理类似于暖锋D. 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2】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A. 1月,甲地B. 5月,乙地C. 9月,丙地D. 11月,丁地
【3】此次暴风雪
A. 直接减少全球的冷热、干湿差异B. 可以用RS技术监测暴风雪的影响程度
C. 能加剧地壳运动D. 对当地的海陆交通影响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速线,b表示该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 高压中心B.北半球 低压中心
C.南半球 高压中心D.南半球 低压中心
【2】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 )
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
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D.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
【3】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天低,正确的解释是( )
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C.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云层对地面辐射的削弱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