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一10月第一次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下列物体不属于天体的是( )
A.北极星
B.银河系以外的宇宙物质
C.太空中快速运动的人造卫星
D.在高空飞行的飞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选项。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图中C层 B.图中G层
C.软流层 D.下地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四十八中高二上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题。
1.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D.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2.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四十八中高二上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省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黄赤交角为25°,则( )
A.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没有变化 B.热带范围缩小
C.温带范围缩小 D.寒带范围缩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省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去,河岸受冲刷的情况是( )
A.南岸受冲刷最强烈 B.都很强烈
C.北岸受冲刷最强烈 D.都不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二上期初地理试卷(文)(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甲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如图乙所示)。(12分)
(1)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8分)
(2)如果在图甲的A.B两处进行码头选址,只从自然条件考虑应选择在哪处相对合理,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