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监测并估算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RS 和GPS B.RS和GIS

C.GIS和RS D.GPS和GIS

2.据图可知,该城市近十年

A.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 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艺术班模拟(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示区域时常发生季节性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洪峰消退,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分析该区域季节性洪水“一日一峰”的形成原因。(4分)

(2)简述季节性洪水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二升高三暑假返校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乙是其区域简图。

(1)读甲图,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10分)

(2)分析乙图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10分)

(3)乙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河流含沙量为河流中单位水体所含悬移质泥沙的重量。河流输沙量为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其大小取决于含沙量和径流总量。下表为我国四条河流入海口泥沙特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②河较③河年平均入海沙量大,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流域

A.暴雨频率高 B.植被覆盖率低

C.汛期时间长 D.河流落差大

2.四条河流中,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卷四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意大利1861年~1991年间农业人口转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波河(图中R)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河流汛期长,含沙量较大;流域为粮食(水稻、小麦)主产区。该国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R河平原上。图(丙)为波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威尼斯潟湖,是地中海区域内最大的湿地,位于波河的入海口附近。14~17世纪初意大利当局发现该潟湖逐渐发生不良变化,为此将很多汇入该潟湖的河流改道外流,尤其是17世纪初改变波河河口位置,最终引发了该潟湖新的环境问题。图(乙)为威尼斯潟湖南部简图。

(1)分析1861年~1991年农业人口转移方向在整体上对意大利城市化的影响。(7分)

(2)从地形角度分析波河流域南北部水电站数量差异。(10分)

(3)分别说明L与N两处地形对R河流域水稻生长环境带来的影响。(10分)

(4)简析河流改道外流对威尼斯潟湖的保护作用和产生的新环境问题。(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试卷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7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明纳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10分)

拉各斯人口约1750万(2010年数据),是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下图为拉各斯人口年龄构成图。

(2)说出拉各斯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说明当地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10分)

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生产国。近年,尼日利亚与丹麦、美国合作建立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使木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简述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2分)

目前尼日利亚北部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4)从农业的角度简述尼日利亚荒漠化快速发展的人为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 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市高三上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多万次,烧毁森林面积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以上。图为“2013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主要森林火灾地点分布图”。

据材料和下图分析加利福尼亚森林8月多火灾的主要自然原因并简析森林火灾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

材料二:塞拉多位于巴西中部,约占全国的23%,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 -1700mm之间,是典型的热带稀树草原地区,该区野生物种丰富,包括众多濒危物种。该地区不宜大片种植农作物,农业基础极为薄弱。但研究人员的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把荒芜的塞拉多地区,改造成大片高效农业发达的肥田沃土,主要出产大豆、棉花、玉米等,成为巴西“谷物带”的别称。如今塞拉多只留下了 20%左右的原始林地,而这些又被耕地分隔得支离破碎。

材料三:塞拉多地区位置示意图

(1)试推测研究人员为开发塞拉多地区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巴西农业模式又被称为“塞拉多奇迹”,试分析 “塞拉多奇迹” 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2分)

(3)简述中国到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弊?(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