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长期地表观测资料显示,过去30年来的增温已促使北极地区土温升高1~3℃,永冻土随之解冻,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成为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研究人员推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永冻土就放出相当于煤、石油和天然气4-6年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与此同时,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的残体出露地表,有些动物残体保存非常完整。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转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
(1)指出北极地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的来源。
(2)指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对气温的影响,并从大气受热过程度分析原因。
(3)分析气候变暖对猛犸象灭绝的影响,为“气候变酸猛犸象灭绝这一观点找到科学依据。
(4)解释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长时间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
【答案】(1)直接封存于冻土中的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冰间隙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土壤中未被分解完的有机物;未被完全分解的动植物。
(2)影响:气温上升。原因:永冻土中的碳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增加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量),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减少地面辐射进入宇宙空间的部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增强)。
(3)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草场植物的数减少,种类发生变化,食物变得匮乏。
(4)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减弱,分解极慢;冻土层隔绝了与外界大气的热量交换,使地下一直处于低温冻结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北极地区碳的来源及对气温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大型动物残体能长时间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等知识点。
(1)首先,明确“碳”的概念和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第二,明确永冻土的环境特点。由此分析,永冻土中温度低,土壤中的水分处于冻结状态,微生物活动微弱,其中有很多未分解的动植物;高纬度地区,土壤中所含有的有机物本身比较多,如中国东北的黑土;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和冰中的空隙甲都有含有气体。
(2)根据材料“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 甲烷、二氧化碳等都属于温室气体,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温室效应增强,造成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三个过程,温室效应涉及“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两个过程。甲烷和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3)气候变暖对动物生存的影响一般从气温对动物生理的直接影响、对食物和生存空间等的间接影响分析。根据材料“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随着气候转暖,猛犸象灭绝”可知,猛犸象适合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从时间来看,生活在冰期,从空间来看,分布在高纬度冻原地带。在冰期,森林面积较小,高纬度地区严寒的气候条件发育了大面积的草原(苔原),是猛犸象重要的生活场所。随着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植被由草原变成森林,草原面积减小,食物变得匮乏。
(4)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保存完整的最主要原因是高纬度地区温度低,动物残体分解缓慢,冻土层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使得猛犸象一直处于冷冻状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完成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甲处气温比乙处高B.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2】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小明暑假到烟台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然没有空调,但白天因“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B.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C. 温室效应原理D. 热胀冷缩原理
【2】此时“穿堂风”近地面气流的运动方向是( )
A. 由西向东B. 由东向西C. 由北向南D. 由南向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尔河是西非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几内亚中南部边境的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尼日尔河每年带到河口的泥沙量达4 000万~6 700万吨,使河口不断向外海延伸。三角洲上汊流密布,沼泽遍地,湿地资源极为丰富。汛期洪水泛滥常引起河流改道,三角洲前沿河口多达20多处。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示意图。
(1)简述尼日尔河三角洲湿地资源丰富的原因。
(2)推断未来甲、乙两湿地面积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3)说明尼日尔河洪峰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4)分析枯水季节尼日尔河流域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代表风所受的三个力,其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风在________(南、北)半球。如果没有B的影响,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等压线之间差值相等,E、F两点,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等压线,P地气压为1020hpa,Q地为950hpa,则
A. P地为低压,比Q地气压高
B. Q地为高压,比P地气压低
C. 甲地为晴天,气温日较差大
D. 甲地为阴天,气温日较差小
【2】若该图为1010hpa等压面坡度分布图,其中数值甲>乙>丙,则
A. 甲地风力为最大B. 乙地风力为最大
C. 丙地风力为最小D. 甲乙丙风向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法国地中海沿岸城市马赛市。下图为气旋中心经过前后,马赛气压变化情况。
完成下面小题。
【1】受该气旋控制,马赛4日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2】该日前后( )
A.马赛市仍以晴朗为主B.马赛温和多雨
C.哈尔滨温和少雨D.松花江流域即将进入春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为四合院,正房坐北朝南,不留后窗,窗前多植落叶阔叶树,屋内冬暖夏凉。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四合院正房朝向及院内树木类型的环境要素是( )
A. 土壤与降水 B. 热量与光照
C. 地势与水源 D. 风向与地形
【2】正房内正午光照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大的一天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3】四合院的正房一般不留后窗,是因为华北地区( )
A. 春季多风沙天气
B. 夏季降雨强度大
C. 秋季多台风活动
D. 冬季盛行偏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