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称为高温,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称为高温酷暑。下图示意我国2013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该月高温酷暑对甲、乙两区造成的损失大小,并分析其原因。(9分)
(2) 简述高温酷暑的主要危害。(6分)

(1)乙区大于甲区。(3分)
与甲区相比,乙区:高温酷暑影响范围较广、强度较大;(2分)人口、城市较密集;(2分)经济较发达,资产密度较大。(2分)
(2)①酷暑威胁人体健康;②热浪危害工农业生产;③高温带来城市能耗增多,供电紧张;④增加城市和森林火险威胁;⑤加剧光化学污染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

试题分析:(1)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与甲区相比,乙区高温酷暑影响范围较广、强度较大、人口、城市较密集、经济较发达,资产密度较大,因此,造成的损失乙区大于甲区。
(2)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称为高温酷暑,高温酷暑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酷暑威胁人体健康;热浪危害工农业生产;高温带来城市能耗增多,供电紧张;增加城市和森林火险威胁;加剧光化学污染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关水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B.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C.在不同生产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D.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材料二:来自广东省民政厅的数据称,截止到2014年3月31日17时,强降雨和风雹灾害已造成该省11人死亡、3人失踪、14人因灾伤病。且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严重。
(1)试叙述广东省强对流天气在春季多发可能的原因。(6分)
(2)试推断广东省强对流天气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区域地壳平均厚度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指出图示地壳平均厚度最大的地形区,并说明该地及周边地区多地震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2月初,持续的强降雨使得法国西北部洪水泛滥,导致西北部多个城市被洪水淹没,数千个家庭断水断电。下图为法国部分区域图。

(1)根据材料,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的角度分析本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4分)
(2)说出图示区域河流下游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自然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飑线是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图1为2013年3月19日19时10分,福建的飑线雷达图(雷达回波强度值越大,降雨、降雪可能性越大),此次飑线天气造成福建多地受灾,福州部分地区内涝严重。图2为福建断裂带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指出此次飑线天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福州为减轻城市内涝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又称“风暴海啸”,具有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读“发生在我国渤海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此时渤海海区的风向及受灾严重的地区。
(2)就如何减轻风暴潮灾害,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洪灾多发区的分布,下表为塔里木盆地部分灾害频次统计资料


(1)说出塔里木盆地洪灾的时空分布特点。(6分)
(2)分析塔里木盆地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