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沼气作为能源的特点:
①清洁能源,理由是
②原料丰富,原因是
③可提高土壤肥力,因为
(2)秸秆作为饲料喂牲畜后,将畜粪下沼气池,再以沼渣施入。试简述这种方式的优点。
(3)若鱼池水已经发绿,能否将沼液排入鱼池?为什么?

【答案】
(1)将污染物资源化;原料到处都是,是农牧副业的副产品;沼气原料中的有机质、腐殖质和营养元素都保存在沼渣中
(2)

将秸秆中的能量转化为沼气作为能源利用;秸秆中的有机质和其他营养元素以沼渣的形式被农作物利用,解决了秸秆作为肥料和燃料的矛盾;广开畜牧业的饲料来源,节约粮食,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及制造的营养物质。


(3)

不能。池水发绿说明池水已经富营养化,水中缺氧,容易导致鱼类死亡。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的主要内容掌握,推广使用沼气,利用农牧副业的副产品污染物转化成能源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可以节约粮食,提高经济效益,池水发绿说明池水已经富营养化,水中缺氧,容易导致鱼类死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市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研究本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通过搜集并查阅相关材料,分别绘制了市区1960年、1990年、2015年的平面示意图。试比较三幅图回答问题。

(1)简述从1906~1990年,该市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2)简述从1990~2015年,该城市用地发展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3)该市中心工业区向郊区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珠江三角洲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2)珠江三角洲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

(3)据图所示,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哪些变化?

(4)简述苏南模式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汉市东西湖区有石榴红村等8个村被评为武汉市首批生态村。据介绍,这些村历来重视环保,倡导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旅游景点,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下面是武汉市石榴红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和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图。


(1)从石榴红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中可以看出,该村种植业的主要肥料是
(2)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的相互竞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之间的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3)将下列内容代号填入武汉市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图的方框中。
a.科技 b.景区资源与环境
c.经济 d.人口
(4)农家乐模式是如何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
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2)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X、Y分别表示2010年某城市人口迁出量、迁入量,P1-P4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则该地人口机械增长量最多的季度是

A. P1 B. P2 C. P3 D. P4

2若Y表示某流域不同阶段平均降水量的相对数值,P1-P4依次代表该流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则X、Y分别表示城市的

A. 平均蒸发量、平均下渗量

B. 平均下渗量、平均地下径流量

C. 平均蒸发量、平均地表径流量

D. 平均蒸发量、平均径流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加试题】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图 1 为东北地区略图。图 2 为近 20 年来黑龙江省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图。

材料二:图 3 为黑龙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

(1) 分析引起黑龙江水稻、小麦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2)近年来生态农业在黑龙江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推广,试分析图示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

(3)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但也面临着衰落的阵痛。借鉴鲁尔区的成功经验,指出黑龙江再 振兴的主要对策。

(4)分析说明湿地对减轻黑龙江气象灾害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