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太平洋、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④洋流名称是________,它对欧洲西部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图中⑤洋流的性质是________(填暖流或寒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处有著名的________渔场,该渔场的形成原因是 。
(3)图中③洋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4)如果①处海域发生油轮漏油事故,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漏油事故带来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下图中甲、乙两幅图分别示意两条大河的河口,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A、a岸 B、b岸
C、c岸 D、d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冷性气流
B.甲点位于30°N附近
C.乙点位于30°N
D.②盛行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湄公河流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江,最终流入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
和__________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从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C.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1990~2010年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
1990~2010年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
年份 | 湖泊数量(个) | 湖泊面积(km2) |
1990年 | 1361 | 82.7 |
2000年 | 1535 | 88.8 |
2010年 | 1667 | 96.5 |
1.影响湖泊20年来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壳运动 B.火山活动
C.水利工程 D.气候变化
2.湖泊的成因类型是
A.断层湖 B.火山湖
C.人工湖 D.冰川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泉州市毕业班3月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每年2月左右完全封冻。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湖区西岸风速大于东岸。下图示意纳木错流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纳木错成为咸水湖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状况
C.海拔高度 D.补给类型
2.风力对湖冰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据此推测纳木错湖区东部较西部
A.更易形成稳定的湖冰,封冻更晚
B.更易形成稳定的湖冰,封冻更早
C.更难形成稳定的湖冰,封冻更晚
D.更难形成稳定的湖冰,封冻更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R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R河流域的自然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2.R河各河段水量变化的特征是
A.源头至河口水量逐渐增加
B.源头到P点河段水量无变化
C.P点到Q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
D.Q点到河口段水量逐渐减少
3.近年来,种植业区的面积不断增加,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草原减少和水土流失 B.雨林减少和土地酸化
C.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D.土地沙化和土壤盐碱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