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土资源部2009年9月25日宣布,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实物样品,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据粗略估算,该地区可燃冰的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的油当量。
材料二 世界已探知的“可燃冰”分布

(1)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作为能源,可燃冰具备的特点可能包括(  )2分
①可再生 ②使用方便 ③燃烧值高 ④清洁无污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结合材料二,描述已探知可燃冰的分布规律。(4分)
(3)试分析我国陆域发现可燃冰的重要意义。(6分)
(1)D
(2)主要分布于陆地的近海地区(海洋大陆架)。
(3)“可燃冰”作为“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对我国扩大新的清洁能源领域,增强我国能源战略储备,促进能源多样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件的产业链为:(     )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 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表内容为某年中日美英四国人均能源消费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关数据,回答4-5题。
 
人均能源消费(世界平均为100)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美国
478
20
日本
241
11.6
英国
237
9.2
中国
53.6
2.8
小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使气温增高
B.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是惟一原因
C.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承担首要任务是控制全球变暖的措施之一
D.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环境遭到人为破坏
小题2:为控制全球“温室效应”问题,下列生产部门应该着重治理和改造的是 
A.印刷厂 B.水电站C.火力发电厂  D.服装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据世界核能协会统计,全世界共有443座核电站正在运行,总装机容量近3.69亿千瓦,美国、法国、日本位居前三位。据此完成4~6题。
小题1:关于核电开发评价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核能发电的优点是:原料运输量小,发电量大,地区适应性强
②核能是清洁能源,无废弃物污染,市场前景广
③核电开发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求高,但核电站建成后,发电效益大,积累多
④在临海地区布局,对于核废料和冷却水的处理十分便利,几乎无隐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针对日本核电事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表述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应严禁建核电站
B.要加强日常检查,强化管理,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C.核电站建设应远离地震带,一经发生事故,立刻深埋废止
D.核电站周围应建设大型的防波堤,建设沿海防护林带,防止海啸、风暴潮对其破坏
小题3:关于世界核电站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迅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②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数量有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③核能资源储量丰富,能量密集
④太阳能、生物能开发的经济价值低
⑤核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⑥核电地区适应性强,开发便利,便于管理
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该题。

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宁夏结合西部大开发政策,努力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下列适宜在宁夏布局的新能源产业是
①核能 ②风能 ③太阳能 ④地热能 ⑤可燃冰
A.①②B.②③C.④⑤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能源资源中,全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核能、地热能B.煤炭、石油、太阳能
C.煤炭、石油、天然气D.地热能、石油、煤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能源紧缺是许多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大力发展核电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主要选择。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造成严重核泄漏给世人以警醒,提醒世人放慢核电的发展步伐,寻求新的出路。
材料二  A城市1961-201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材料三  1980年—2010年世界风电装备技术发展趋势图

(1)根据材料二,判断A城市所在国适宜开发风能还是太阳能?并说明理由。(6分)
(2)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世界许多国家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生产的大省,煤炭产量一直持续稳步增长,近年来调整了能源调出结构。下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90 年至 2002 年,山西煤炭调出量增加缓慢,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省煤炭生产量下降
B.交通运输能力有限
C.省政府控制煤炭调出
D.省内煤炭消耗大量增加
小题2: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山西省的有利影响是(   )。
① 缓解运输压力 ② 减轻大气污染
③ 降低运输成本 ④ 提高经济效益
A . ① ② ③    B . ② ③ ④    C . ① ② ④     D . ① ③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