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非洲有明显干湿季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草原气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甘肃省南部某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1)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海拔4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
A. 60 B. 75 C. 105 D. 125
【2】与阳坡相比,阴坡
A. 温度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B. 温度低、降水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C. 温度高、蒸发强,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强
D. 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地球上五带的正确叙述是
A.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上,是赤道上的昼最长的两天
B. 北温带的太阳高度总是大于南寒带
C. 凡是在一年中有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地方一定是夏季
D. 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成90°,寒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 北方平原多土地宽 B. 北方正午太阳的高度角比南方小
C. 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比南方更需要阳光 D. 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少数民族接受农耕文明
C.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游牧活动(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8分)渭河流经甘肃、陕西,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平原是陕西省人口、城市最密集地区,也是陕西省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渭河流域图(局部)
材料二:渭河下游沿线1998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
(1)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中,渭河平原地处第___阶梯。(2分)
(2)渭河下游沿线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1998年到2008年建设用地增加最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4分)
(3)渭河流域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水的问题,其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4)泾河是渭河最大支流,其夏季河水含沙量很大。分析泾河夏季河水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8分)
(5)简述渭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水,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 )
A. 北极年海冰面积逐年减少
B. 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C.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呈负相关
D.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呈正相关
【2】“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
A.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 D.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