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
A.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 | B.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热量 |
C.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 | D.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 |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
B.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农作物复种指数低 |
C.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没有不利影响 |
D.气候条件优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甜菜 |
A.雨热同期的气候 | B.黏重的土质 |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 D.平坦的地势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我们所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依次是________层、________层和________层。
(2)图中A为________层,其主要活动是________,变化周期是________。
(3)图中B是________层,其主要活动有________。
(4)通常,________活动增强的年份也是________频繁爆发的年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天山网2010年7月19日消息:近日,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2009年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最新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最年轻的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磁暴等最新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读“太阳系局部图”,M是地球的自然卫星,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M B.N C.P D.Q
2.图示时,下列地理现象中可信的是( )
A.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P、Q星,且都特别亮
B.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Q星,但不易看到P星
C.此季节南半球高纬度地区不可能见到极光
D.此时北极地区可能见到极光
3.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以下可以采取的相
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
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
④退耕还牧 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⑥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A.①⑤ B.③⑥
C.①②④ D.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4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面“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 | B.断层、背斜、向斜 |
C.向斜、断层、背斜 | D.背斜、向斜、断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第五此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A.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带的主导区位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棉花②甜菜③垂直农业④区域专业化 |
B.①甜菜②棉花③区域专业化④垂直农业 |
C.①棉花②甜菜③区域专业化④垂直农业 |
D.①甜菜②垂直农业③棉花④区域专业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