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C
植被因素的变化引起了地表形态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简称是()
A.陕、甘、宁、青、新
B.陕、甘、新全部,内蒙古西部
C.新、宁、内蒙古大部及甘肃北部
D.内蒙古、新、宁、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国土整治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的()
A.世界人口超过60亿
B.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
C.工业污染威胁人类生存
D.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尖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4.有关青藏高寒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复杂多样  ②太阳辐射强、日照长、气温高
③地面多为森林覆盖,土层较厚           ④大部分地方气候高寒,多冰川、湖泊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2.有关青藏高寒区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是西北低、东南高
B.山地垂直自然带数目从高原边缘至内部逐渐减少
C.本区农业较发达的地区是西北高原面上
D.夏半年的夏季风是不可能到达青藏高寒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小水含大沙”、“水大灾”。每年八亿吨泥沙淤积,造成下游河床淤积、萎缩加剧,过洪能力急剧下降,洪水威胁依然严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读1976-1999年利津水文站黄河来水来沙特征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的年际变化大,呈递减趋势
②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成正相关关系
③1997年黄河的年输沙总量达到最小值的原因是当年黄河流域无降水
④黄河的年汛期径流量制约着年输沙总量的大小
⑤黄河的年径流总量最大值和年输沙总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相同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④
小题2:读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与入海泥沙量和口门外5 km内平均水深的变化关系预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口门外5 km内平均水深一定时,新增湿地面积和年均入海泥沙量成负相关关系
B.口门外5 km内平均水深3 m和年均入海泥沙量为5亿—6亿吨时,年均湿地面积增加5—10 km2
C.口门外5 km内平均水深4 m时,若增加湿地面积20 km2需入至少海泥沙量6亿吨
D.口门外5 km内平均水深5 m时,年均入海泥沙量为5亿吨是湿地面积增加的临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国际上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一般不超过40%,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达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黄河流域为55%,内陆河流域为52.5%。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生活需水量大B.气候干旱,降水少
C.灌溉农业发达D.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高
小题2:下列现象与西北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不相关的是(   )
A.河流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
B.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了地表植被的生长
C.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古河段出现断流预警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题。

小题1: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