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背斜的岩层年龄关系是中间老,两侧新.向斜的岩层年龄关系是中间新,两侧老.数字1~8为不同时代的岩,1~8岩层年龄依次变新,根据图中的岩层分布,中间新,两边老,所以飞来峰处的构造是向斜构造.虚线为受侵蚀前的某条地层分界线.虚线的数字是3--4的之间,即3的上限,4的下限.甲乙在这个虚线之上,所以甲是4,乙是5.
解答:
解:A、甲乙在虚线的上面,但是虚线的上面缺失6,故不符合题意;
B、虚线为受侵蚀前的某条地层分界线.虚线的数字是3--4的之间,即3的上限,4的下限.甲乙在这个虚线之上,所以甲是4,乙是5,故不符合题意;
C、虚线为受侵蚀前的某条地层分界线.虚线的数字是3--4的之间,即3的上限,4的下限.甲乙在这个虚线之上,所以甲是4,乙是5,故正确;
D、甲乙在虚线的上面,但是虚线的上面缺失6,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根据图中的虚线的位置,结合甲乙的位置解题,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