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回答造成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A.地表覆盖着疏松的沉积物 B.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
C.地形崎岖,坡面物质不稳定 D.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 B.人类中心论思想 |
C.人地相关论思想 | D.人地伙伴论思想 |
A.古希腊时代 | B.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
C.18世纪60年代 | D.20世纪60年代 |
A.倡导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互惠共生、和谐互进 |
B.是一种崇拜自然、畏惧自然的认识论 |
C.强调人类从自身需求出发,追求征服自然 |
D.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 |
A.在我国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木 | B.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 |
C.在我国主要河湖或海域严禁捕渔 | D.在东北大面积开垦沼泽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孝感高中高二9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
A.西北、华北地区 | B.西北、西南地区 |
C.华南、西南地区 | D.东北、东南地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甘肃省天水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
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2l~23题。
【小题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
A.华南、西南地区 | B.西北、西南地区 |
C.西北、华北地区 | D.东北、东南地区 |
A.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
B.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
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甘肃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
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2l~23题。
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
A.华南、西南地区 B.西北、西南地区
C.西北、华北地区 D.东北、东南地区
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 )
A.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B.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地区 C.华南、西南地区 D.东北、东南地区
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