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传统文化事业下的人和自然 楼宇烈
当前的生态问题源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自视无所不能,能够征服自然。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的自我膨胀,肆意向自然攫取,不尊重天地万物,非但没有取得真正的独立,反而是被物质、财富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我。
从“人和天地浑然一体”的观念,变成“人与天地相对立”,于是天地就被作为外在的研究开发、对象,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们曾引进了很多西方哲学理论和思想学说,例如欧洲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然并不是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很多人将其误读为:人类的根本任务是征服、改造自然。
在上个世纪初期,中国的学术界就开始从中国哲学里寻找改造自然的资料。但是,在中国哲学里面没有“改造自然”的提法,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历史上国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学者们找到的天人关系资料大都是讲“天人合一”的,当时把“天人合一”、“畏天命”、“奉天”理解为天是绝对不可侵犯的,人在天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去适应天。但后来,有人把荀子“明天人之分”的主张理解为人不能做天的奴隶,提升到“人定胜天”的高度,为征服、改造自然找到了了理论根据。但这显然不符合荀子的原意——天、地、人各有其道,能够分清天与人的职责的人是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思想值得借鉴。道家认为,一方面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很伟大,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渺小,人既伟大又渺小。人确实有伟大的一面,但人又很渺小,人不能主宰万物,天无为,人也要学着无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个世纪,西方一些思想家提出要重建人文主义,人既不能成为神的奴隶,也不能异化为物的奴隶。人类破坏自然,源于人的贪婪,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破坏了生态环境之后再去治理,所需成本比破坏它的收益还要多,也无法再完全恢复原貌。因此,在开发自然资源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而且考虑环境问题时,需要抑制人的欲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淡薄,推崇以消费来推动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富有人文精神。倡导不耗尽资源,让现代人可以发展,让子孙后代也可以持续发展。生态平衡是建立在生态伦理的基础上,生态伦理的核心是要相互尊重,要建立起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的观念,不去随意破坏、改造自然。另外,食品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我们不能光吃人造的东西,还要多吃自然的东西。这里讲的“自然”是老子讲的“道法自然”,我们要把自然人文的精神和现代科技更好的结合,不是用现代科技去淹没自然人文。
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数据化让人越来越失去主动性,人在征服物质世界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些人成了机器、信息的奴隶。“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人类要思考一下,有没有必要向自然、社会攫取那么多的财富呢?
(选自《大家》,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自我膨胀,肆意向自然攫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完全能够征服自然,正是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当前的生态问题。
B.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最初认为“人和天地浑然一体”,到后来的“人与天地相对立”。
C.西方哲学理论和思想学说研究的自然,是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自然,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
D.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却被很多人误解为人类的根本任务是征服、改造自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历史上“天人合一”“畏天命”“奉天”的主张,曾被理解为天是绝对不可侵犯的,学者们没有从中发现“改造自然”的说法。
B.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其原意不是为了强调“人定胜天”,而是说天、地、人各有其道,能够分清天与人的职责的人是圣人。
C.道家认为,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渺小,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伟大,甚至能主宰万物,而应该效法天地自然,这种思想值得借鉴。
D.西方一些思想家提出要重建人文主义,是因为人类向自然的索取破坏了生存环境,而恢复原貌所需成本比当初获得的收益要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要借鉴传统文化的天人思想,尊重天地万物,抑制欲望,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寻求建立生态的平衡。
B.食品安全问题应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把自然人文的精神和现代科技更好地结合起来,而不是用现代科技去淹没自然人文精神。
C.数据化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越来越失去主动性,丧失自我,所以不要过度依赖数据,更不能做机器、信息的奴隶。
D.文章结尾用《史记》中的句子,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引人深思,意在呼吁人们“知足”“知止”不能向自然、社会攫取财富。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⑶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⑸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填写出正确的词语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无所顾忌、无所掩饰地①tǎn lù( )着他纯洁的心灵。诗中描写了他在父母家里的②niǔ ní( )不安和对大堰河感情上的依恋,反映了诗人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萌芽。诗中,没有③jiàn bá nǔ zhāng( )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威,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④liú tǎng( )的感情的河。
① ② ③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电子服务设施的普及,方便了大多数人,提高了服务的现代化。 ① 一些老年人, ② 是不识字、不懂电脑、视力不便的人, ③ 难以充分享受这种便利, ④ 可能成了“不便”。 ⑤ 这个群体的数量不大,但他们 ⑥ 是最需关注的困难群体。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
A. | 但 | 和 | 又 | 更 | 不管 | 往往 |
B. | 然而 | 或者 | 还 | 更 | 不管 | 常常 |
C. | 但 | 或者 | 还 | 甚至 | 尽管 | 往往 |
D. | 然而 | 和 | 又 | 甚至 | 尽管 | 常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灾异与人事
葛剑雄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加上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相当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即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时下流行的看法都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反映了时人的愿望,是对传统观念一种积极的、但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尽管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了这样的内容,却并不是它的主体。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正因为如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和灾异都是不可或缺的记载。《二十四史》中大多有《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但所记内容无不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吉星高照;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
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蚀、太阳黑子、流星、陨石、星宿异位、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皇帝就要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有的皇帝还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弦更张的政策。有的虽没有具体措施,却会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与天下百姓为难,一切罪责由自己担当。为了通达上天,感动诸神,往往还要在正常的祭祀典礼以外,按需要举办各类额外的祭祀或祈求仪式。
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臣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在专制集权体制下,只有这样的机会才能给最高统治者一点警诫。何况举办这些活动一般花不了多少人力物力,一旦渡过难关,就能博得万民称颂,名垂史册。万一无效,也是天威莫测,天意难违,君臣都已尽了人事。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无积极作用,因为人能敬畏天命天意,总会格外小心谨慎。
不过“天人合一”也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也能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因为对天象的解释在人,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所以大权在握的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将矛头指向政敌异己,或者趁机按自己的意愿改变政策。正人君子和书呆往往泥古不化,只知援引古代圣君贤臣的先例,只会侈谈修身进德,不屑采取具体措施,或者不知如何应对灾情。极端的做法就是听天由命,毫无作为,以为只要绝对敬畏,专修人事,灾害不除自灭。如唐玄宗时发生严重蝗灾,一部分大臣的意见竟然是不应消灭,只能听任蝗虫自生自灭,才符合天意,皇帝只要深刻自省,定能得到上天的宽恕。幸而唐玄宗听从宰相姚崇的建议,下令灭蝗,才没有造成更大的灾情。
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述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农立国的特点,使中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
B.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积极的,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这一解释反映了人们的愿望)
C.天象和灾异在中国的古代史书里都有所记载,如《二十四史》中《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所记内容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
D.天人合一的观念。使得皇帝在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时,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的观念的形成。是因为中国以农立国,大小灾害频繁,需要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
B.天象或灾异显示天意,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也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
C.在专制集权体制下,君主举行的祭祀或祈祷仪式能够给臣民们一些说话的机会,他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
D.皇帝举办一些活动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会有积极作用,因为人能敬畏天命天意,总会格外小心谨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意决定人事是天人合一的基本意思,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食、流星、陨石、地震、山崩、水早灾害等,都是天意对人的惩戒。
B.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它的积极作用,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C.“天人合一”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可以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而泥古不化的正人君子和书呆子往往在灾异面前不屑采取具体措施,或者不知如何应对灾情。
D.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作者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接壤 拌倒 坐标 踩高跷
B.干燥 划船 粗鄙 吹口哨
C.锁呐 踪迹 嗤笑 泯嘴笑
D.嘱附 渡口 慰藉 黑魆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缀段性叙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胡适曾在评价《儒林外史》时对“缀段性叙事”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儒林外史》没有布局,全是一段一段的短篇小品连缀起来的。拆开来,每段自成一篇;斗拢来,可长至无穷。”这种叙事方式在现代影视传媒领域广受青睐,一些中外电视系列剧具有明显的“缀段性叙事”特点。
然而,在文学批评史上,“缀段性叙事”曾被指有“致命弱点”。不少学者以西方小说的结构标准,借用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结构布局的论述,采论证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缺乏“结构”意识,认为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就在于叙事作品的“缀段性”。殊不知,和西方叙事传统不同,中国的叙事结构自有其特点。西方叙事观强调一以贯之的整体性,强调叙事的“头、身、尾”相统一,体现出结构的时间线性。但中国叙事传统,自先秦的史传文学始,重心就在于以人物为中心搭建的空间结构,并且外在的结构形式往往和内在的精神紧密相联。
到了现代影视大行其道的时代,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叙事方式的评点,恰成了对当今电视系列剧叙事优点的阐述。西方学者关注到的当代系列叙事的特征和要素,早在中国明清长篇叙事作品中就有所体现。西方系列剧和中国传统叙事的“巧合”,勾勒出的是中国传统叙事在经历“西学东渐”遭遇“迷茫”后,又在当代与世界的接轨,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叙事蓬勃的生命力。这恰恰反映出一种“必然”:在全球化、现代和后现代的背景下,随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整理和挖掘,它将迸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事实上,中国传统叙事原本即有着不同于西方叙事的独特魅力和审美特征,没有任何一种西方文论能够直接拿来套用在中国叙事作品上。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更是如此,它看似体系性不强,实则形散神聚,在貌似随意、自由的评点中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凸显了评论者的主体意识和情感,更着重于阅读的同感与共鸣。明清评点派对具体作品的点评和各种批注与其说是对其他阅读者的一种指导,不如说更像是评点家在阅读上的一种个人体验和交流期待,这和时下流行的弹幕与微信点赞等网络评点在形式上不无相通,可谓是中国传统批评与当代的接轨。
当前,各种新媒介平台的搭建或设置,可以使读者和读者之间、读者和作者之间直接进行交流。可以在作品留言区留言,可以在论坛发帖跟帖,可以在微博畅所欲言,可以开启弹幕想说就说,可以在微信中尽情点赞评论……然而,多元化和便捷化的同时,也使占主体的大众评点趋向于快餐化。因此,就文学作品而言,网络上的大众评点未必真正发挥了批评的功能。很多时候,具体评点内容的简单化甚至口水化、粗俗化,似乎只能反映出被评点对象是否受大众欢迎及其程度。文学阅读不应该完全由商业利润来做主,文学批评也应该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在经典的流传和推送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卢普玲《中国传统叙事与批评的当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缀段性叙事”是中国传统的叙事模式,采用这种叙事方式创作的长篇小说往往由一段一段的短篇故事连缀而成,这些故事拆分后可以独立成篇。
B.“缀段性叙事”虽然广受青睐,但其弱点也很突出,导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章回小说在叙事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缺陷。
C.西方叙事观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体现出结构的时间线性;而中国的叙事传统则注重空间结构,作品的外部结构形式与内在精神联系紧密。
D.虽然有不少学者质疑中国传统的“缀段性叙事”,但西方系列剧和中国传统叙事“巧合”的事实展示了中国传统叙事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学东渐”之风的兴起,为中国传统叙事合理借鉴西方叙事观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使得中国传统叙事在当代顺利实现了与世界的接轨。
B.在评论中国叙事作品时,无法直接套用任何一种西方文论,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叙事有着不同于西方叙事的独特魅力和审美特征。
C.明清评点派用点评和批注的方式来表达个人的阅读体验和交流期待,这与当下流行的网络评点有相通之处,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批评与当代的接轨。
D.以大众评点为主体的网络评点借助新媒介的技术平台而异军突起,当代批评方式更加多元和便捷,但与此同时,网络评点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电视系列剧可以借鉴长篇章回小说的“缀段性”结构,即总体上由相对固定的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而每一集的故事则相对独立、完整。
B.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叙事方式的评点之所以可以用来阐述当今许多电视系列剧的叙事特色,是因为这些电视系列剧体现出“缀段性叙事”的特征。
C.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在审美情趣上与西方文论有很大的不同,评论者在评点中不仅体现出主体意识和情感,而且更注重表达阅读同感和共鸣。
D.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网络上的大众评点不可能真正实现批评的功能,因此,不能把在网络上是否受欢迎作为衡量作品价值高低的唯一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们最亲切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着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的人物,原因在哪里呢?
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 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 只是对政治的退避,更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 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可以说,《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觉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吗?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社会、人生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③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④但是,苏轼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摆脱的出世的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绝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轼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苏轼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述文章第二段的论述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阐释“在古今诗人中 ,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
敢以烦执事 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