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甲为我国西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m。图乙是我国某河中游平原地区牛轭湖形成过程图。
(l)图甲中,Y地区发育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并说明成因。
(2)说出图乙中①②两地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
(3)图乙a、b、c、d中,正确表示牛轭湖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并分析图乙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答案】(1)冲积扇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变慢,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山口处不断堆积而形成扇状堆积体,因此称之为冲积扇。
(2)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3)dbca形成过程:平原地区河流摆动,形成河曲(河湾或河流弯曲)发育,随着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愈来愈弯;最后河曲自然(或人工)截弯取直,河水从取直处径直流去,原有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解析】
本大题以我国西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我国某河中游平原地区牛轭湖形成过程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冲积扇及成因、凹岸和凸岸流水作用差异、牛轭湖的形成过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l)图甲显示,Y地区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呈扇状展开,由此判断,Y地区发育形成的河流地貌是冲积扇。河流山地河谷中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奔流向前,河流自山地流出山口进入相对平缓的低地,由因地形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变慢,所挟带物质在出山口处不断堆积,由于没有两侧地形的约束,向外展开形成扇状堆积体,即冲积扇。
(2)图乙显示,图中①处为凸岸,因河水冲向凹岸,凸岸河水流水较慢,泥沙沉积较多,以流水沉积为主;②地为凹岸,因流水惯性,受到河水冲刷,流水侵蚀为主。
(3)平原地区河流以侧蚀为主,由于侧蚀不均匀,导致河道发生弯曲,如图d;河道一旦出现弯曲,因河水惯性影响,就会在凸岸沉积、凹岸侵蚀,使得弯曲程度变大,如图b;随着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愈来愈弯,形成蛇曲,如图c;蛇曲中有些河道越来越接近,遇到较大的洪水,就会出现自然(或人工)截弯取直,由于取直处流速较快,河水大多从取直处流动,原有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如图a。由此判断,图乙a、b、c、d中,正确表示牛轭湖形成的先后顺序是d、b、c、a。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如前面所述。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80°25′S,77°06′E),已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冰穹地区胜利建成。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纬度高,气温低B.全天候,观测广
C.极夜期长,空气稀薄D.极昼期长,海拔较高
【2】由长城站往东,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昼夜风向明显改变的地方性大气现象。纳木错(左图)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潮泊,夏季较明显的湖陆风。右图示意纳木错湖区某观测得的6月近地面昼夜风向频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观测站最有可能位于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推测6月纳木错湖区局地降水较多的时段和位置分别是
A.白天;西北部B.白天;东南部C.夜间;西北部D.夜间;东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样例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各种农业自然区位因素也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一个区域农业生产部门的选择。
材料1:咖啡树理想的生长条件有:年均温15-25℃,最冷月均温不低于12℃。年降雨量能达1200-2000毫米,且各月分配比较均匀。此外,风力不能太大,日照也不是越强越好;并要求有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
材料2:在巴西经济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咖啡种植业,最早的繁荣中心在18世纪中叶出现于南帕拉伊巴河谷地区,开始产生于河谷中段,随后扩展到上段。这条河发源于圣保罗城东北面的高原,由西南流向东北,注入大西洋。
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阐述巴西南帕拉伊巴河谷地区发展咖啡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个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l)甲图中热力环流呈 (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该热力环流作用最显著的时间出现在一天中 时。
(2)乙图热力环流主要出现在 (填“白天”或“夜晚”),盛行风为 (填“山风”或“谷风”)。
(3)甲图近地面的风为 (填“陆风”或“海风”),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美洲王蝶有迁徙习性,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每年它们都会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迁徙线路经过的陆地自然带有
①常绿硬叶林带 ②热带荒漠带 ③常绿阔叶林带 ④落叶阔叶林带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推测美洲王蝶停留于米却肯州的主要时段是
A.2月至6月B.4月至8月
C.7月至11月D.11月至次年3月
【3】当美洲王蝶到达加拿大东南部时,当地
A.房屋影子全年最长B.昼长短于米却肯州
C.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于D.日出晚于米却肯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火力发电、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建筑工地或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材料二:PM2.5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影响人们出行。PM2.5会引发呼吸道阻塞或炎症,致病病毒搭“顺风车”入体内致癌,影响胎儿发育造成缺陷,PM2.5颗粒物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血管。
材料三:北京PM2.5季节变化图
(1)分析北京冬季雾霾天气较多的主要原因。
(2)指出雾霾天气的主要危害有哪些方面。
(3)提出减少北京雾霾天气的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种最基本形式。读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落时刻(图中虚线为极圈)。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2)此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 。
(3)该日图中②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③地昼长约为 小时;①地日出的地方时约为 时。
(4)图示纬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 “思河”镇降水较多主要是因为地处
A.水库附近B.山地南坡C.山顶D.山地北坡
【2】有关图中区域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流量较大,汛期长B.城镇多因水运而兴
C.位于农业和畜牧业过渡地带D.山高谷深,风光秀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