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  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
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D

试题分析:划分区域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特点,研究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合理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开发区域的发展潜能,因地制宜地对区域资源、环境加以开发利用,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D对。A、B、C不完整,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城市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的有
① 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
② 亚太地区城市携手提升城市在全球的竞争力
③ 构建节约型城市,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
④ 上海规定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C.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结合我国四个不同的区域:①客家方言区、②东北地区、③华北平原、④浦东新区,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述四个区域的概念,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小题2: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黑、吉、辽同被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是(   )
A.两者的位置相邻,地理特征一致
B.便于统一规划布局
C.从区域的整体性上看,两者在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
D.从区域的开放性上看,东北地区的产业向蒙东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甲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材料二  图乙示意鄱阳湖南部地区,PQ铁路线的建成对该区域的铜矿开采、冶炼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 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强劲的风力”和沙丘的成因。(10分)
(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8分)
(3)据材料二分析铜矿开采及冶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的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小题2: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A.陕西、山西B.甘肃、内蒙古
C.山西、河南D.广西、贵州
小题3: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交通便利                   ②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A.① ②B.① ④C.② ③D.③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材料一中R河径流量及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表
河流
河口年平均
径流量(m3/s)
各季节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
冬(12-2月)
春(3-5月)
夏(6-8月)
秋(9-11月)
R
19600
6
51
22
21
(1)图中洲界线附近山脉的名称是         ,简要分析该山脉起伏和缓的主要原因。(6分)
(2)该区域沼泽分布广泛,试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3)图中R河以      汛为主,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4)试分析图中工业区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生态安全与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密切相关。陕西省处于我国东南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生态比较脆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陕西省简图”和“陕西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图”。

材料二 图3为“陕西省1978一2006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或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变化趋势”图。(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容纳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生态承载力是指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和生物生存所能持续提供的最大生态服务能力,特别是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容能力;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差就是生态盈余或赤字,二者之商就是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压力指数通常用来表示生态安全程度。)

(1)据图1描述陕西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图中A点的年降水量可能为(      )(2分)
A.345mmB.455mmC.550mmD.610mm
(2)读图2分析陕西省自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分)
(3)据材料二分析,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相比,生态足迹的发展变化特点是              。陕西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是      ,这说明                                     。(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市农业分布图。

材料三: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项目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4.42
15.47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 056
6 838
7 360
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
420
442
460
(1)试评价顺义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2)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树等经济林,说明其主要意义。
(3)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4)试从气候、地形、水源三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