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临颍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日本四个阶段公路运输发展指数图”,回答下列各题。

注:①2000年指数为100;②1945年到1955年为经济恢复阶段,1956年到1973年为高速增长阶段,1974年到1991年为稳定发展阶段,1992年以后为波动发展阶段。

1. 影响区域公路运输发展的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规模 ②城市人口规模 ③产业结构 ④工业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日本经济恢复阶段,公路运输开始发展,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B.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公路运输快速发展,增速维持在高水平

C.在日本经济稳定发展阶段,客运规模变化不大,货运持续增长

D.在日本经济波动发展阶段,客运、货运持续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景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景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 “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旱地区多,湿润地区少 B.山区多,平原少

C.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D.北方多,南方少

2.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7%,人口只占6%。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B.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不便 D.人口的出生率低

3.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较西部地区大。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科技水平较高

B.东部地区耕地资源、水资源更丰富

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东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景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8日11∶50,当地时间8∶50,南亚次大陆发生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克什米尔地区(北纬34.4°,东经73.6°),震级7.8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发生时,伦敦(0时区)时间为( )

A.8日11∶50 B.8日19∶50

C.7日19∶50 D.8日3∶50

2.南亚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 )

A.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地壳不稳定

B.该地受冰川侵蚀明显,因此地壳不稳定

C.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因此地壳不稳定

D.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因此地壳不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一下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出

A.亚洲、非洲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级阶段

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正相关

D.欧洲、北美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城市化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①生物多样性增多 ②土地质量下降 ③出现“热岛”现象 ④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一下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该树生长地区1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0℃。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生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下图中表示①②③三个时间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2.该树生长地区所属自然带可能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草原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某河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2.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冬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特别是干旱年份更为严重 ②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③全球气候变化与咸潮无关 ④用水消耗量(即浪费量)和浪费率高居全国榜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将咸潮损失降低可采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建设节水型社会 ②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 ③加强咸潮监测与研究工作 ④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度管理办法 ⑤成立协调小组统一抗咸 ⑥在河口处修建拦河大坝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