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关于海洋污染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的扩散、稀释、氧化、沉降作用能快速并无限度地将污染物加以分解与消化

B.海洋污染物主要来自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C.海洋污染物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坏人类自身

D.施入农田的农药、化肥能最终进入海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海洋污染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污染排放,及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

B.采油采矿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核废料深海存储都会引起海洋污染

C.海洋污染类型可分为石油污染、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重金属污染

D.世界海洋污染总量的50%来自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图为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导致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是其位于    (    )

A.太平洋沿岸地区

B.大陆板块向大洋板块的俯冲带

C.板块张裂地区

D.地壳运动活跃地带

2.据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到海洋水体的物质,被日本暖流输送进入北太平洋。关于该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日本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②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自西南向东北流动

③与加利福尼亚寒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④对核泄露污染物有扩散稀释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据报道,大地震造成日本部分地区地理位置及海拔的巨大变化,个别地区的位移达5.2米。在测量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应为                     

A.RS                   B.GPS              C.GIS              D.GPR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地理事物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该图为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④洋流一定为寒流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直接得益于沿岸的暖流

B.世界上著名的大渔场都是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 

C.洋流既加快海洋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同时扩大污染的范围   

D.暖流的海水温度可能比寒流的海水水温更低

3.若该图为三圈环流中北半球的低纬环流圈,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近地面的东北信风带    

B.在a气压带的影响下形成了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C.b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高温少雨

D.④处大气做下沉运动的原因是动力因素

4.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环节为水汽输送            B.③可以表示塔里木河

C.b表示陆地,a表示海洋       D.④表示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海洋污染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1. A.
    海水的扩散、稀释、氧化、沉降作用能快速并无限度地将污染物加以分解与消化
  2. B.
    海洋污染物主要来自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3. C.
    海洋污染物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坏人类自身
  4. D.
    施入农田的农药、化肥能最终进入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