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
C.土壤盐碱度升高 |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
A.甲城 | B.乙城 | C.丙城 | D.丁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平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先减后增 | C.不断增加 | D.逐渐减少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较少 | B.地势较高 | C.技术落后 | D.旱灾频发 |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古老的气候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如“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谚语反映的气候特征最适合于我国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 | B.江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西北地区 |
A.旱涝灾害频繁 | B.雨热同期 |
C.夏季高温多雨 | D.冬季寒冷干燥 |
A.夏季风势力弱 | B.夏季风势力强 |
C.厄尔尼诺现象 | D.拉尼娜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对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的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点达成交易的概率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丁、甲、丙 |
C.丙、甲、丁、乙 | D.乙、甲、丁、丙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a、c与b经线相距10°, D为BC的中点,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2月20日11:00,据些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B为180°,该日正午太阳接近垂直照射,则D的地方时为
A.12月19日15:00 | B.12月19日15:20 |
C.12月20日15:00 | D.12月20日15: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下图为我国劳动力数量变化及预测情况,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A.2002年 | B.2007年 | C.2012年 | D.2020年 |
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 |
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
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 |
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 B.水资源短缺 |
C.人口密度较大 | D.洪水灾害频发 |
A.地势平坦广阔 | B.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
C.土壤深厚肥沃 |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