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5“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第8~9题。
![]() |
![]() |
8. 受A风带和B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9.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季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C.南亚盛行东北风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三月质检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1950~1998年我国南方某山区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1950—1998年该区域洪、旱灾害的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形成原因。(7分)
(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轻洪旱灾损应采取的措施。(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黑龙江海林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右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题。
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0.5
B..0.55、0.35
C.0.30、0.50
D.0.30、0.35
2.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 )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3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第5-7题.
5.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6.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7.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5示意某大洲局部区域等值线分布,读图回答9一l0题。
9.图中虚线表示的是
A.≥l0℃积温(℃)
B.一月海平面气压(hPa)
C.年日照时数(h)
D.年降水量(mm)
10.影响图中虚线向南凸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