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5“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第8~9题。


 


8.  受A风带和B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9.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季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C.南亚盛行东北风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三月质检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19501998年我国南方某山区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19501998年该区域洪、旱灾害的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形成原因。(7)

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轻洪旱灾损应采取的措施。(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黑龙江海林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右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题。

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0.5

B..0.55、0.35

C.0.30、0.50

D.0.30、0.35

2.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     )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3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第5-7题.

5.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6.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7.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5示意某大洲局部区域等值线分布,读图回答9一l0题。

9.图中虚线表示的是

  A.≥l0℃积温(℃)

  B.一月海平面气压(hPa)

  C.年日照时数(h)

  D.年降水量(mm)

10.影响图中虚线向南凸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