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休斯顿市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墨西哥平原北部,海拔14.93米。该市创立于1836年,建城伊始,洪水梦魇就挥之不去。1850年人口2000多人,棉花是当时主要的经济作物1901年该市附近油井喷出石油,20世纪20年代,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至该市,成为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域市。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下滑,该市在进一步延伸石油工业产链的基础上,新建航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并获联邦国防开支。同时,与航天相关的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精密机械和军事工业迅速发展。现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人口接近200万,是美国石油天然气以及化学与金属制品的最大集中地、著名航天中心。下图示意休斯顿市的位置。

(1)说明休斯顿建城伊始洪灾多发的自然原因。

(2)1850年相比,说出现在休斯顿市城郊农业生产的不同点。

(3)分析休斯顿市由“石油城”向“航天城”转型的主要原因

(4)简述休斯顿市的转型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答案】(1)受来自于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墨西哥湾夏秋季节易形成飓风,休斯倾受暴雨和风暴潮影响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农产品种类以乳畜、蔬菜、花卉园艺等为主:机械化、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或以市场为导向):生产规模(和棉花种植相比)较小:生产过程精细化。

(3)重化工业问题突出: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航天工业区位优势:体斯敦市是美国南部重要海港,交通运输便利:纬度较低,便于火箭发射;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工业等高技术导向型产业的发展成为必然: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4)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地制宣,发展符合本地发展条件的产业:政府正确引导,政策有力支持。

【解析】整体分析:洪灾多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排水角度分析。现在休斯顿市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城市,规模大,城郊农业生产农产品种类以乳畜、蔬菜、花卉园艺等为主。休斯顿市由“石油城”向“航天城”转型,主要从产业结构、环境污染、航天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1) 洪灾多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排水角度分析。休斯顿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受来自于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墨西哥湾夏秋季节易形成飓风,休斯倾受暴雨和风暴潮影响大。位于平原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 与1850年相比,现在休斯顿市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城市,规模大,城郊农业生产农产品种类以乳畜、蔬菜、花卉园艺等为主。机械化、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生产以城市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规模和棉花种植相比较小,生产过程精细化。

(3) 休斯顿市由“石油城”向“航天城”转型,原因主要从产业结构、环境污染、航天工业发展条件分析。休斯顿作为石油城市,重化工业问题突出,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从交通、纬度、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休斯敦有发展航天工业区位优势。是美国南部重要海港,交通运输便利。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大,便于火箭发射。新建航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工业等高技术导向型产业的发展成为必然。获联邦国防开支,有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美国是发达国家,该地的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4) 休斯顿在进一步延伸石油工业产链的基础上,新建航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并获联邦国防开支。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从产业结构、科技、政策等方面考虑。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地制宣,发展符合本地发展条件的产业:政府正确引导,政策有力支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城市用地规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 气候C. 文化D. 交通

2该城市规划有利于

①节省城市用地

②方便各功能区联系

③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④预留城市发展空间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给该图取一恰当的名称(  )

A. 东北耕地分布图B. 东北草地分布图

C. 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D. 东北林地分布图

2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 针叶林B. 防护林

C. 春小麦D. 温带草原

3图例Ⅰ表示的地区冬春季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  )

A. 寒潮B. 低温冻害

C. 沙尘暴D. 森林火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澳大利亚的利奇菲尔德国家公园有一处不得不看的风景:地面上矗立着像墓碑一样且南北走向惊人一致的建筑,它们是磁石白蚁的杰作。磁石白蚁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将蚁丘内温度稳定在30℃上下,堪称生物界的神奇建筑师。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蚁丘呈扁片状的原因是

A. 能均衡获得太阳辐射 B. 便于通风散热

C. 躲避袋鼠等动物啃咬 D. 减轻暴风危害

212月几场大雨后,利奇菲尔德国家公园变成了动植物的“天堂”,原因是

A. 气温回升万物复苏 B.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C. 东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 D. 热带草原区进入湿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l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三个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

A. 秋高春低,冬降夏升,北高南低

B. 春高秋低,夏降冬升,南高北低

C. 夏高冬低,秋降春升,南高北低

D. 冬高夏低,春降秋升,北高南低

2形成这种时空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

①冬季大气相对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

②夏季降水多,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③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

④相对北方而言,南方重化工业集中,矿物能源消耗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制造业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美国力促高端制造业回归、德国倾力打造工业4.0(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爬坡困难期,不少工厂还处于劳动密令型、规模化流水线工业2.0时代,仅有少部分可算踏入工业3.0时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部分工业从2.0跨越式发展到4.0,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 产业转移

B. 产品滞销

C. 就业压力减小

D. 环境污染加重

2很多专家都在给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开药方”,合理的是

A. 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

B. 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C. 产品创新提高附加值

D. 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脉(海拔1800~3000米)之间(如下图),原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848年归属美国。持续7年的淘金热使该地区人口急增,城市迅速发展。1849年以后,中央谷地农牧业迅速发展,建成灌溉网。1869年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通车,将本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连接起来,中央谷地渐渐成为美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牛奶、蛋、肉产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849年以后,中央谷地农牧业迅速发展,建成灌溉网,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 深层地下水 B. 高山冰雪融水

C. 淡化的海水 D. 谷地自流井水

2中央谷地1848年以前以粗放的游牧业为主,现在为美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牛奶、蛋、肉产区,其主要原因为(

A. 灌溉系统的建立 B. 土壤的改良

C. 该区人口与城市的发展 D. 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通车

3洛杉矶所在地区(

A. 终年受西风控制 B. 城市四季如春

C. 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 D. 终年高温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处非洲的甲国(如下图)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以缓解其粮食供应紧张问题,结合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

2为解决粮食问题,甲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国优势资源基础上,应促使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 水稻种植业B. 商品谷物农业

C. 混合农业D. 乳畜业

3甲国与我国展开合作,主要是希望从我国引进( )

A. 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

B. 杂交水稻品种及生产技术

C. 农业科技人才

D. 优质的化肥、农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表坡面分散的地表径流称为坡面径流,坡面径流侵蚀力的大小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地形(坡长、坡度和坡形)控制坡面流水冲刷速度和冲刷量。研究坡面径流侵蚀能为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供重要决策性的依据。图a表示坡面受雨面积和坡度的关系,图b表示侵蚀强度和坡度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与坡面侵蚀强度的关系表现为

A. 同等降雨强度,坡度越大,坡面侵蚀越强

B. 同等降雨强度,坡长越长,坡面侵蚀越强

C. 凹形坡比凸形坡的坡面侵蚀强度要大

D. 坡度大于65°时,侵蚀随坡度增加而递减

2植被、土壤在坡面侵蚀的过程中主要作用表现为

A. 植被降低坡面径流速度,减弱坡面冲刷

B. 植被增加坡面径流量,增强坡面冲刷

C. 浅薄土层能增强下渗,减弱坡面冲刷

D. 疏松土质吸水性强,坡面侵蚀较弱

3根据坡面侵蚀的原理,下列措施在控制土壤侵蚀、保持水土中最有效的是

A. 改良土壤结构 B. 修建坡面引水工程

C. 增加植被覆盖率 D. 打坝淤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