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某地区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有关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完全展示了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B.图中的残积物不能形成地貌
C.②表示外力的侵蚀作用
D.④表示固结成岩作用
(2)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岩浆岩才能被外力风化侵蚀形成沉积岩
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
C.变质岩能转化为沉积岩
D.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

【答案】
(1)C
(2)C
【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①是风化作用,②表示外力的侵蚀作用,④表示搬运作用.
(2)A、岩浆岩、变质岩经过外力风化侵蚀形成沉积岩,故不符合题意;
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可以改变地表形态,故不符合题意;
C、变质岩能转化为沉积岩,故正确;
D、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故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1)C.(2)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与青戈江汇合处。图16是芜湖城市形态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铁路建设对芜湖市的影响是( )
A.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芜湖市的形成与发展
B.铁路线阻隔了东西交通,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C.铁路运输超越水运,极大地促进了芜湖市的物资集散
D.促进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使芜湖市不断向东发展
(2)芜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功能是( )
A.工业发展中心
B.水陆交通中心
C.商品交易中心
D.港口集散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焚烧是大型的配备有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的垃圾焚烧处理系统,正逐渐上升为焚烧处理的主流。城市垃圾填埋是城市垃圾最基本的处置方法。2005年底全国共有35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
材料二 据统计,散步在北京市城郊、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到4000余座。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填埋场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

(1)比较分析垃圾填满法和焚烧法的利弊。
(2)根据材料二,分析阿苏卫焚烧厂的位置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题.

(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7月份较小
(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
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
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主要有( )

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的农产品生产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A. ①③④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防治荒漠化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口号是“莫使旱地沙漠化”。

(1)我国荒漠化的分布有何特点。
(2)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在荒漠化集中分布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等;而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因素,特别是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而在其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
(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
(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 ,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 等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 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 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 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 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2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 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 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2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2个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