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2.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有可能的时间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淮北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 采掘工业 B. 高耗能工业
C. 农产品加工工业 D. 高技术工业
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城市3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各题。
1.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公园绿地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2.如该地区种植梨树,甲、乙、丙、丁四地梨花最晚开放的地点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重庆5500米高空的风向是( )
A.偏东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
2.海平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 )
A. 青岛、上海、长沙、昆明 B. 昆明、长沙、上海、青岛
C. 昆明、重庆、长沙、台北 D. 台北、长沙、重庆、昆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极圈和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点为日落时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23°26′S,120°E B.23°26′N,120°E
C.23°26′S,60°W D.23°26′N,60°W
2.图中C地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 0° B.23°26′
C.43°08′ D.46°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贵州兴义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制造业升级换代,许多企业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以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企业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主要是为了应对( )
A.日益上涨的劳动力成本 B.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
C.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 D.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4.2.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的企业最可能是( )
A.汽车制造 B.玩具制造
C.普通服装 D.玻璃制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海陆因素
C. 洋流因素 D. 纬度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吉安第一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段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合下面某国轮廓及相关信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文信息,判断该国所在的地理分区属于( )
A.东亚 B.中亚
C.东南亚 D.南亚
2.该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区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的直接的自然原因是( )
①印度洋暖流影响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