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部分防护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 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 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D. 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浙江舟山是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素有中国渔都之美称。水产品加工产业是舟山的优势产业。2016年10月28日舟山击败西安、沈阳等城市,成为美国波音公司737系列飞机首个海外完工中心(开展飞机座椅内饰安装、涂装及飞机维修和维护中心)和交付中心(用于待交付飞机停放、交付及相关商务活动)。据此,影响舟山水产品生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 风暴潮 B. 海啸 C. 寒潮 D. 暴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
A. ①② B. ④⑤⑧
C. ②④ D. ③⑥⑦⑨
【2】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
A. ② B. ③
C. ⑦ D. 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堆积地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地常形成冲积扇
B. 甲地只有侵蚀作用,不会形成堆积地貌
C. 乙地易形成河漫滩平原
D. 丙地易形成三角洲平原
【2】丙地比甲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丙地
①面积广阔,地低②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④地势平坦开阔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假设下图表示某国人口自然状态下的增长模式变化图,M表示增长初期,N表示末期,则从 M到N转变的轨迹一般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由M型向N型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生产力水平②国家政策③社会福利④自然环境⑤文化观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玻璃海滩被誉为世界上最闪亮的海滩,整个海滩是由漂亮的玻璃圆石和沙子组成,五彩斑斓,人们很难相信如此美丽的地方曾经充当过近20年的垃圾场。下图示意玻璃海滩位置和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河流沉积 B. 海浪沉积 C. 人工打磨 D. 海浪侵蚀
【2】
A. 阴雨、多风 B. 火热、多雾 C. 寒冷、少雨 D. 晴朗、微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 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B. 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 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D. 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的是
A. 中心商务区 B. 行政办公区
C. 旅游休憩区 D. 科教文化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国2010--2012年城区、郊区和远郊区的人口变动原因统计图(正值表示迁入,负值表示迁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是
A. 美国 B. 俄罗斯 C. 巴西 D. 沙特阿拉伯
【2】该国
A. 城区人口减少导致城市衰退
B. 逆城市化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C. 城区自然增长高的原因为人口多
D. 自然环境导致远郊区国际迁移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上海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下图是1999~2008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 “高高低”模式 B. “三低”模式
C. 高增长模式 D. 增长下降模式
【2】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出生率高 B. 死亡率低 C. 人口迁移 D. 经济发达
【3】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生态环境因素 D. 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