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构建经纬网判断两点的位置关系.
(2)通过数格法判断②点昼长;日出时间=12-$\frac{昼长}{2}$.
(3)通过图中昼夜分布判断太阳直射的纬度;通过图中180°经线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
(4)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5)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解答 解:(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②点在④点的西北方向.
(2)读图可知,②点所在纬度昼弧为2格,每格2小时,昼长为4小时;日出时间=12-$\frac{昼长}{2}$=10:00.
(3)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图中180°经线可以得到太阳直射经线为120°E.
(4)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5)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③点,②③的角速度关系是相等.
故答案为:(1)西北.
(2)4;10.
(3)(23°26?S,120°E).
(4)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5)③;相等.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海草大量被鱼类作为饵料 | |
B. | 当地居民改善了住房条件,以修建砖混楼房为主,对海草的用量在大幅度的减少 | |
C. | 近海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不利于海草的生长 | |
D. | 浅海地区已经被人们全部填海造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经度地带性规律,水源是主导因素 | |
B. | 纬度地带性规律,热量是主导因素 | |
C. | 非地带性规律,洋流是主要原因 | |
D. | 垂直地带性规律,热量和水分的垂直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