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上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入拉美 B.从亚洲迁往西亚
C.从非洲迁往亚洲 D.从欧洲迁往亚洲
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
A.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B.甲地优美的环境
C.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D.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贵州册亨县民族中学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口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这四个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②③①④
2.四个城市中人口机械增长最多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兰州为显著提高白兰瓜的产量、质量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如下图)。下列有关砂砾层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①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②增大土壤日温差 ③便于采摘白兰瓜
④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⑤提高土壤温度 ⑥便于灌溉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展循环经济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
2.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志的产品 ②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④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方的早春给农田盖薄膜(蔬菜温室大棚),主要是通过改造当地自然环境的哪种因素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地形条件D.土壤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一下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某种经济作物主产国产量比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由图判断,该作物理想的生长环境是
A. 降水充沛,土壤呈酸性
B. 冬季干燥夏季湿润,无霜期短
C. 日照充足,气候干燥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 该作物主产区还盛产
A.油橄榄、葡萄 B.水稻、油菜
C.小麦、甜菜 D.荔枝、甘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一下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运输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曲线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交通通达度 ②技术水平
③环境优劣 ④距城市中心的远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如果综合考虑运输成本和土地成本,该工业企业最适宜布局在(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厦门高一下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①区相比,②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雨热同期 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地势低平
2.E省和F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与E省相比,F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均耕地多
3.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② B.③ C.④ D.⑤
4.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耕地面积 B.加大了科技投入
C.改善了农村交通 D.完善了粮食流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秦安县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国二战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据此,该国在1995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表明,当时该国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