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某地区进行考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的土地资源分布进行分层处理。

研究发现该地区可开垦的滩涂资源范围是
B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将滩涂和可耕地两图叠加,重叠部分即为可开垦的滩涂资源范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地理信息技术包括①RS ②GPS ③GIS ④GDP ⑤CPU
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⑤
小题2: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数据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数字黄河”的某一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问题。

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黄河”关系
小题1:上图反映“数字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来查阅获得黄河的有关信息
B.可以用来指导黄河防汛和水量调度
C.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距离较远,价值不大
D.“数字黄河”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小题2: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就是指3S技术的应用
B.一个由数据和信息组成的地球
C.主要反映现实问题,不能应用于可持续发展
D.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模拟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区域若有河流经过,据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福建省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实时监测全省森林覆盖变化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数字导航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共5分)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     ,这种运载工具技术采用的是      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的分辨率是较         (高或低)的。
(2)在B图中,传感器接受到的是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在这个遥感过程中,
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地理信息技术已为人类广泛应用,下列用法最合理的是
A.利用GPS来监测森林火情B.利用GIS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利用RS设计旅游路线D.利用GPS测量珠峰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体区分。如右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 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两种电磁波的强度特征。读图,回答16~17题。

小题1:如果以上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图像    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
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
C.洞庭湖平原D.太湖平原
小题2: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象应该是拍自播种  
A.30天后B.75天后
C.100天后D.140天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8年9月6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小题2:“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B.洪涝C.地震D.森林病虫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